首页> 中文学位 >抑郁症肝阳虚病机及证治探析
【6h】

抑郁症肝阳虚病机及证治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言

1.1 抑郁症概述

1.1.1 临床表现

1.1.2 发生相关因素

1.2 抑郁症的危害

1.2.1 发病率高

1.2.2 对患者及社会影响显著

1.2.3 自杀率高

1.2.4 经济损失大

1.3 抑郁症相关治疗措施

1.3.1 抗抑郁药物治疗

1.3.2 中医药治疗

1.3.3 电痉挛治疗

1.3.4 心理治疗

1.3.5 其他辅助治疗

1.4 中医药介入防治抑郁症的优势

1.4.1 理论与临床实践丰富

1.4.2 求治于中医的抑郁症患者较多

1.4.3 减少治疗副作用增强疗效

1.4.4 妇女孕乳期抑郁症治疗

1.4.5 防治成本相对较低适合推广

1.5 目前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的不足

1.5.1 理论科研上的不足

1.5.2 临床治疗上的不足

1.6 整理完善中医理论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抑郁症水平

1.7 本题研究内容

1.7.1 选题来源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抑郁症临床观察分析

2.1 研究对象及要求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内容

2.2.2 调查方法

2.2.3 资料处理

2.3 结果及分析

2.3.1 基本资料

2.3.2 常见症状

2.3.3 病因病机

2.3.4 常见病机缺少肝阳虚原因分析

第三章 抑郁症肝阳虚病机及证治探析

3.1 肝阳概念及生理意义

3.1.1 肝阳概念

3.1.2 历代忽视肝阳的原因

3.1.3 肝阳的生理意义

3.1.4 肝阳对心、肺、脾、肾的作用

3.2 肝阳虚抑郁症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3.2.1 病因病机

3.2.2 临床表现

3.3 肝阳虚病机为主抑郁症治则

3.3.1 补肝

3.3.2 泻肝

3.3.3 寒热并用

3.3.4 代表方剂

3.3.5 温肝解郁汤

3.4 临床举隅

3.4.1 病例一

3.4.2 病例二

3.5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抑郁症古代文献论述及五脏病机研究进展【综述】

致谢

附录一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

附录二 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录三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

附件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情绪低落、兴趣和活动减退、自我评价降低之“三低”为表现,具有发病率高、对患者及社会影响显著、自杀率高、经济损失大等危害。目前,针对抑郁症有抗抑郁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电痉挛治疗、心理治疗及其他辅助治疗。中医药在防治抑郁症中有较大的优势。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肝为风木之脏,易从阳化火,自古就有“肝多实少虚”、“肝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论述,肝阳虚一直是中医理论界回避较多的问题。在实际临床上肝阳虚也常常被忽视而造成不少缺憾。我们通过文献整理、理论分析和实际临床观察均发现,肝阳虚确实存在,特别在抑郁症中更为多见。
  本题的研究构架于目前中医对抑郁症五脏病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国内外、古今文献,搜集观察临床病例,从理论分析和实际观察角度提出肝阳虚是抑郁症一个重要病机的新观点,并通过文献的整理、挖掘和分析以及自身体会,给出相应治法方药。应该说本题的研究对抑郁症的病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弥补了中医学界当前对抑郁症病机认识上的不足,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临床观察分析方面:筛选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且HAMD≥20分,SDS≥53分,年龄在16-65(含)周岁,无较重器质性病变及其他原发性疾病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中医四诊资料搜集。结果显示:所调查病例病位在肝者最多,病程均较长,且虚实夹杂,有明显虚证者达94%,其中阳虚者达56%,不少抑郁症患者存在肝阳虚的情况。
  理论研究方面:肝阳虚抑郁症可出现温煦失司、升发不及、疏泄不及、肝不养筋、肝不藏魂、阴阳不和、寒热错杂等证。治疗可采用“阴阳互补,体用结合;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治则。实际临床中,针对这一病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温肝解郁汤化裁。

著录项

  • 作者

    吴捷;

  •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齐鸣;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医病理;
  • 关键词

    抑郁症; 肝阳虚; 发病机理; 临床证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