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肺病模型大鼠病理改变及相关活性物质SP、VIP、iNOS含量变化探讨“肺病及肠”病理传变机制
【6h】

从肺病模型大鼠病理改变及相关活性物质SP、VIP、iNOS含量变化探讨“肺病及肠”病理传变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肺”与“大肠”生理关系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肺”与“大肠”病理关系的认识

1.3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临床应用

2 西医学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现代研究

2.1 西医学对“肺与大肠相表里”机理的认识

2.2 西医学关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建立

2.3 大鼠一般行为表现观察方法

2.4 肺功能检测方法

2.5 胃肠功能检测方法

2.6 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组织病理学改变观察方法

2.7 免疫组化检测方法

3 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一般行为表现观察结果

4.2 肺功能检测结果

4.3 胃肠功能检测结果

4.4 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4.5 神经肽物质表达结果

5 讨论

5.1 肺病模型大鼠的建立和评价

5.2 SP与“肺”、“大肠”的关系

5.3 VIP与“肺”、“大肠”的关系

5.4 iNOS与“肺”、“大肠”的关系

6 结论

7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7.1 肺病模型观察时间点的选取

7.2 关于“肺病及肠”的特异性

7.3 观察指标的选择

参考文献

附图

1 光镜

2 电镜

3 免疫组化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肺病模型大鼠的一般行为表现,并选取三个不同时间点动态观察其肺与胃肠组织病理生理学、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相关活性物质SP、VIP、iNOS的表达与关联,探索“肺病及肠”的病理传变机制。
  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SPF级,雄性。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24只,模型组36只。空白组大鼠在无烟环境中饲养,模型组大鼠采用单纯烟熏法造模,每次烟熏50min,每天3次(分别在早上9点、下午2点和6点),共烟熏70d。造模结束后检测大鼠肺功能、胃肠功能等病理生理指标,用光镜观察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组织HE染色切片,电镜观察肺与结肠组织超微结构等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结肠组织SP、VIP、iNOS的表达。
  结果:
  1.病理生理学
  大鼠体重:空白组大鼠体重自然增长,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模型组第20天、第50天、第70天分别较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模型组间,第50天和第70天分别较第20天有差异(P<0.05)或显著性差异(P<0.01)。
  肺功能检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呼吸频率加快、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降低,较空白组有差异(P<0.05)或显著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2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天和第70天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
  胃肠功能检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天、第70天粪便含水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20天、第50天和第70天胃内残留率增高、小肠推进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2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天和第70天粪便含水率降低、胃内残留率增高、小肠推进率降低,有差异(P<0.05)或显著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5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70天粪便含水率降低、胃内残留率增高、小肠推进率降低,有差异(P<0.05)或显著性差异(P<0.01)。
  2.病理形态学
  光镜:模型组大鼠造模第20天、第50天、第70天肺组织可见不同程度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结肠组织出现不同程度肠黏膜及黏膜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灶性壁附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多小灶性及片状糜烂,残存上皮细胞等病理改变;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组织病理切片均未发现明显改变。
  电镜:模型组大鼠造模第20天Ⅰ型肺泡上皮细胞结构破坏,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器无明显变化;第50天肺毛细血管管壁增厚,肺泡上皮细胞内出现大量吞噬空泡,结肠组织部分肠黏膜微绒毛消失、线粒体肿胀、细胞核损害;第70天肺间质细胞成分减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胞腔塌陷,细胞核扩张,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消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内质网肿胀,肠粘膜微绒毛排列稀疏紊乱,黏膜下固有层间隙胶原纤维增生、见成纤维母细胞。
  3.神经肽物质含量变化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20天、第50天、第70天肺组织SP、VIP、iNOS表达均升高,有差异(P<0.05);第20天、第50天、第70天结肠组织SP、iNOS表达增高,VIP表达降低,有差异(P<0.05)。
  在模型组间,大鼠肺组织SP、VIP、iNOS表达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或P<0.01)。与造模第20天比较,第50天、第70天有差异(P<0.05)或显著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50天比较,第70天有差异(P<0.05)或显著性差异(P<0.01);大鼠结肠组织SP、VIP、iNOS表达也随着造模时间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与造模第20天比较,第50天、第70天有差异(P<0.05)或显著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50天比较,第70天有差异(P<0.05)或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1.肺病大鼠出现了胃肠功能的紊乱,提示“肺”病可以影响到“肠”。
  2.肺病大鼠可出现“大肠”的病理损害,“肺病及肠”的主要部位在结肠。
  3.初步发现SP、VIP、iNOS等神经肽物质在肺、肠间存在着相关趋势,可能是“肺病及肠”传变的物质基础之一。
  4.在本模型下,肺病传变到“肠”的时间节点在造模第50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