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研究
【6h】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研究

1.研究目的

2.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综述一、西医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概述

1.2 病因研究

1.3 西医治疗

综述二、中医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中医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

2.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

3.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医治法的研究

4.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研究

5.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单味药物治疗研究

6.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与糖尿病骨质疏松有关证候

附录二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代谢性骨病》有关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证候部分

附录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调查

博士在读期间公幵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成都地区DOP中医证候类型,揭示DOP病机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提高中医辨证论治DO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前瞻性的调查研究,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1年3月制定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代谢性骨病部分有关证候判定标准,自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调查表,收集了267例DOP患者。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人工辨证,将辨证结果归纳总结并行频数分析。把四诊资料首先进行系统变量聚类分析,与人工辨证结果相比较,决定六类证型最为合适,然后再行K均值聚类分析,并对每一类证型进行主成分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267例DOP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9.3岁,发病年龄以60~80岁为高峰,达到68.2%。男性明显少于女性,男女比为0.59:1,表明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DOP患者体重指数多在正常范围内(平均20.67),肥胖和低体重者较少。糖尿病病程多在10年左右,病程较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高达55.8%,其中患一种并发症的患者有57例(21.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达到41例(15.4%)。合并两种并发症者66例(24.7%),糖尿病肾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达到26例(9.7%)。有三种并发症者11例(4.1%),有四种并发症者15例(5.6%)。合并骨折的患者有12.0%,60~89岁为DOP合并骨折的高峰期。267例DOP患者空腹血糖偏高,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血钙、血镁、血磷、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都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2)四诊资料分析:腰膝酸软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达到了77.9%,其后依次是神疲乏力(70.0%)、腰背酸痛(58.4%)、薄白苔(49.4%)、头晕目眩(46.1%)、舌淡红(45.3%)、畏寒喜温(41.6%)。出现频率在20%~40%之间的症状有:夜尿频多、肢体麻木、渴不多饮、沉细脉、失眠多梦、少苔或无苔、目干涩、抽筋、舌淡黯或紫黯、发落或齿摇、腰背刺痛、舌红、视物不清、四肢刺痛、耳鸣或耳聋、舌下青筋暴露、下肢水肿、便秘、急躁易怒、食欲不振。出现频率在10%~20%的症状有:细弱脉、便溏、口干喜饮、胖嫩舌、细涩脉、弦滑脉、细数脉、心悸、腰背冷痛、胸闷、四肢冷痛、口苦、瘦小舌、盗汗、白腻苔、腰背胀痛、自汗。出现频率少于10%的稀有症状是:黄腻苔、浮脉。
  舌体不正常者有胖嫩舌(14.2%)和瘦小舌(11.6%)。在舌质方面,舌淡红最多(45.3%),其次是舌淡黯或紫黯(29.6%),舌红(27.0%)最少。舌苔方面,薄白苔(49.4%)最多,少苔或无苔(30.7%)其次,白腻苔(10.5%)和黄腻苔(8.6%)最少。脉象多以相兼脉出现,单一脉象仅有浮脉(4.5%),比重最低,沉细脉(36.0%)最多,其余依次为细弱脉(19.9%)、弦滑脉(13.5%)、细涩脉(13.9%)、细数脉(13.1%)。
  (3)人工辨证分析结果:267例DOP患者可分为十个证型,排名前六位(93.26%)的证型依次是:阴阳两虚-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阳亏虚证、肾阳亏虚-瘀血阻络证。较少的四种证候(6.74%)是肝肾阴虚-痰瘀阻滞证、肝肾阴虚-痰湿阻滞证、痰热阻滞证、瘀血阻络证。
  (4)变量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①瘀血阻络证
  症状:腰背刺痛、肢体麻木、四肢刺痛、舌淡黯或紫黯、舌下青筋暴露、细涩脉。
  ②痰湿困脾、痰湿瘀滞证
  症状:腰背胀痛、口干喜饮、心悸、胸闷、口苦、便秘、舌红、黄腻苔、弦滑脉、白腻苔。
  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
  症状:神疲乏力、腰背酸痛、渴不多饮、视物不清、耳鸣或耳聋、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目干涩、抽筋、盗汗、瘦小舌、少苔或无苔、浮脉、细数脉。
  ④肾阳亏虚、脾气亏虚证
  症状:腰膝酸软、腰背冷痛、发落或齿摇、畏寒喜温、食欲不振、四肢冷痛、自汗、下肢水肿、夜尿频多、便溏、胖嫩舌、薄白苔、舌淡红、细弱脉、沉细脉。
  (5)K均值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
  主要症状: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腰背酸痛、耳鸣或耳聋、发落或齿摇、舌红、少苔或无苔。
  次要症状:神疲乏力、目干涩、抽筋、视物不清、细弱脉。
  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瘀血阻络证
  主要症状:腰膝酸软、腰背酸痛、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少苔或无苔、薄白苔。
  次要症状:神疲乏力、目干涩、肢体麻木、渴不多饮、舌淡红、沉细脉。
  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湿瘀滞证
  主要症状:腰膝酸软、腰背酸痛、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喜饮、肢体麻木、心悸、四肢刺痛、便秘、舌红、舌淡黯或紫黯、黄腻苔。
  次要症状:神疲乏力、胸闷、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弦滑脉。
  ④肾阳亏虚证
  主要症状:腰背酸痛、畏寒喜温、下肢水肿、胖嫩舌、薄白苔、舌淡红。次要症状:神疲乏力、夜尿频多、发落或齿摇、头晕目眩、沉细脉。
  ⑤肾阳亏虚、瘀血阻络证
  主要症状:腰背刺痛、肢体麻木、四肢刺痛、畏寒喜温、夜尿频多、薄白苔、舌淡黯或紫黯、舌下青筋暴露、细涩脉。
  次要症状:腰膝酸软、腰背酸痛、神疲乏力。
  ⑥阴阳两虚、瘀血阻络证
  主要症状:畏寒喜温、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夜尿频多、腰背刺痛、肢体麻木、神疲乏力、腰背酸痛、薄白苔、白腻苔、舌淡黯或紫黯、舌下青筋暴露
  次要症状:腰膝酸软、腰背冷痛、耳鸣或耳聋、失眠多梦、渴不多饮、便溏、细弱脉。
  结论:
  (1)人工辨证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是可行的,能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人工辨证和统计学分析各有优劣,相互结合可取长补短,本研究结果两者总体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也为今后研究DOP的证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2)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肝肾阴虚是本病的重要病机,肝失疏泄是其重要环节。阴阳两虚是本病后期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血瘀是DOP的病理产物和加重因素,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终。痰湿瘀滞可出现于本病的各个阶段,常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出现,使DOP经久不愈,变证百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