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6h】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1 临床观察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来源

1.3 治疗结果的判定标准

1.4 安全性评价标准

1.5 治疗及疗程

1.6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治疗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疗效比较

2.3不良反应分析

2.4治疗结束后对痊愈和显效病例随访1月情况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概况

3.2 组方分析和现代药理学研究

3.3 结果分析

4 结论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证治的认识

1.1古代中医对IBS的认识

1.2现代中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和研究

2现代医学对IBS-D的认识和研究

2.1病因和发病机制

2.2诊断标准及分型

2.3 治疗

2.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一 IBS-D(肝郁脾虚证)病例观察表

附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药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筛选西医诊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符合肝郁脾虚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用痛泻宁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各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等指标,用SPSS17.0统计软件评价临床疗效并随访复发情况。
  结果:
  1、疗效分析: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2、临床症状疗效分析:治疗后两组病例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腹痛或腹部不适程度、腹痛或腹部不适发作次数、胸胁或少腹胀闷、情绪紧张或抑郁时泄泻加重、嗳气、喜太息、乏力症状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是对腹泻大便性状、腹泻大便频次的改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
  3、安全性:两组病例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对药物有过敏以及不耐受的现象,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结论:肝郁脾虚是 IBS-D的致病关键所在,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