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6h】

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二、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及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一般情况的讨论

二、中医分型的讨论

三、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示例)

声明

附录: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住院病历回顾性研究记录表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病历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溃疡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辨证论治及用药情况,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参考。
  方法:文献研究:研究国内外文献,探讨消化性溃疡在传统医学方面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情况。临床研究:收集四川省中医院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并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检验。
  结果:⑴对187份病历的统计,十二指肠溃疡117例,胃溃疡46例,复合性溃疡24例;男性131人,女性为56人,男女总比例为2.3:1。⑵年龄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性别年龄段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⑶病例中男性吸烟、饮酒情况均多于女性。⑷秋天发生的病例数最多,在秋冬之交出现一个高峰。⑸发病诱因有:无明显诱因、饮食因素、饮酒、药物、劳累、情志,除无明显诱因,饮食因素占最多比例。⑹HP阳性率为64.2%。⑺各证型出现的频率为: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型证<寒热错杂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溃疡类型、溃疡大小、HP感染情况与各中医证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按HP情况分组:在HP阴性组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在HP阳性组中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寒热错杂证多见;脾胃虚弱证在两组中均多见。其中肝胃郁热证的HP感染率最高,胃阴不足证感染率最低。按溃疡大小分组:溃疡直径在<0.5cm组,脾胃虚弱证最多见;溃疡直径≥1.0cm组,肝胃郁热证最多见;溃疡直径≥0.5cm组,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多见。⑻治疗上肝胃不和证以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化裁;脾胃虚弱证以六君子汤、小建中汤、理中汤化裁;肝胃郁热证以左金丸、清中汤化裁;胃阴不足证以芍药甘草汤、麦门冬汤、益胃汤化裁;胃络瘀阻证以丹参饮、失笑散化裁;寒热错杂证以半夏泻心汤化裁。
  结论:①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②溃疡类型、HP感染、溃疡面积大小与中医证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最常见证型是脾胃虚弱证;在治疗上,以健脾益气,顾护脾胃为基础,同时“行气”、“活血化瘀”贯穿了所有证型的治疗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