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髋外展肌群增强训练对小腿截肢术后平衡和步态的影响研究
【6h】

髋外展肌群增强训练对小腿截肢术后平衡和步态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1概述

1.2小腿截肢患者康复功能训练的意义

1.3髋外展肌群对平衡和步行能力恢复的重要性

2.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

2.2病例来源

2.3 样本含量及分组

2.4 随机化设计

2.5 盲法

2.6 研究对象

2.7治疗方案

2.8观察指标

3.技术路线

4.研究结果

4.1病例完成情况

4.2 治疗前基线分析

4.3 治疗结果

讨论

1现代医学对小腿截肢康复的认识及发展

2.小腿截肢术后生物力学的改变及功能障碍

3小腿截肢患者康复技术发展存在问题

4小腿截肢患者肌力增强训练的重要性

5等速肌力训练的优势

6本课题研究方案及评价指标的选择

7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文献综述:小腿截肢术后髋外展肌群增强训练对平衡和步态的影响探讨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文采用随机单盲的设计方法,采用等速肌力训练系统进行训练,观察小腿截肢患者穿戴假肢后髋外展肌群肌力增强训练与常规伸膝肌群肌力训练的疗效对比,探讨髋外展肌群增强训练对小腿截肢患者穿戴假肢后平衡和步态的影响效果,以寻求一种可以有效改善小腿截肢患者穿戴假肢后平衡和步态的康复训练方法。
  方法:
  将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33例小腿截肢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常规组采用等速肌力训练系统训练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强化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同时训练髋外展肌群,两组均于治疗前、康复治疗2周后、康复治疗4周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并在康复治疗2周和康复治疗4周后均用平衡测试仪(总体稳定指数,前后方向稳定指数、左右方向稳定指数)和步态参数(步速、患侧步长和左右步长差)各评定一次。
  结果:
  1.两组在康复治疗2周和4周后,不同角速度下膝关节屈伸的单位体重力矩峰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在康复治疗4周后用平衡测试仪分析统计与治疗2周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强化组在总体稳定指数、前后方向稳定指数方面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方向稳定指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强化组在总体稳定指数、前后方向稳定指数、左右方向稳定指数等方面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在康复治疗4周后对步态参数(步速、患侧步长和左右步长差)分析统计与治疗2周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强化组在步速、左右步长差等方面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在患侧步长方面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强化组在步速、患侧步长和左右步长差等方面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伸膝肌群加髋外展肌群增强训练干预小腿截肢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和步态,降低跌倒和改善步态异常情况。
  2.强化组强化训练髋外展肌群(臀中肌为主)训练方案要比常规等速肌力训练伸膝肌群更能明显改善小腿截肢患者平衡和步态功能。
  3.小腿截肢患者如果进行合理正确的康复训练,在平衡和步态上是可以接近正常人的,髋外展肌群增强训练在小腿截肢穿戴假肢后平衡和步态的改善上效果肯定,值得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