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治疗抽动症现状及其与过敏相关性的研究
【6h】

中医治疗抽动症现状及其与过敏相关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对照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抽动症的研究进展

2 祖国医学对抽动症的研究进展

3 小结

第二部分 过敏相关性研究

1临床资料

2临床试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小结

第三部分 临床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

2临床试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6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对抽动症进行中西医的文献理论及临床研究,探讨抽动症的病因病机及相应治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2)初步探讨抽动症与过敏反应的相关性,试图为明确该病病因病机提供客观指标支持。
  (3)观察祛风止痉方治疗抽动症(肺风肝亢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1)文献研究部分:通过收集抽动症中西医方面的相关文献,对其整理分析,形成对于中医治疗抽动症肺风肝亢证的总体认识。
  (2)过敏相关性研究部分:以63例诊断为抽动症,年龄在2-15岁的患儿为观察组,以200例非抽动症(排除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及强迫症的儿童),年龄在2-15岁的儿童为非抽动症组,两组进行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同时对观察组中的患儿进行中医证型归类。
  (3)临床疗效研究部分:以60例诊断为抽动症,中医辨证属于肺风肝亢证,年龄在2-15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祛风止痉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泰必利、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变化和积分。最终将收集资料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1)文献研究结果:现代学者多将抽动症归结为“痉病”、“肝风”、“抽搐”、“慢惊风”等范畴,认为抽动症与肝、风关系密切。多与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失宜、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多由五志过极,风痰内蕴而发。总的治疗以平肝熄风为基本法则。各位医家根据抽动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遣方用药,治疗各具特色。过敏因素可能是引起抽动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肺论治抽动症,常能达到不错效果。
  (2)过敏相关性研究结果:抽动症患儿与非抽动症儿童体内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观察结果显示:过敏原阳性率比较P<0.05,说明观察组过敏原阳性率高于非抽动症组过敏原阳性率。观察组组内比较:TTD、CCT、TS三种类型抽动症过敏原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抽动症中医证型以肺风肝亢证为主,出现频率数为58,比例为92.1%。
  (3)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及对照组自身前后在运动抽动评分、发声抽动评分、总分及中医兼症咳嗽、鼻塞、咽痒、喉间痰鸣症状方面在第2、4、6、8、10、12周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小儿抽动症方面存在显著疗效。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上无差异,中药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疗效相当;分析各个主症及兼症,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主症眨眼、耸鼻及兼症咳嗽、咽痒、喉间痰鸣、鼻塞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治疗后随访方面,两组间随访抽动症均无复发。
  结论:
  (1)各位医家根据抽动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遣方用药,治疗各具特色,从肺风肝亢证论治抽动症,常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2)过敏或许是引起抽动症的原因之一。
  (3)祛风止痉方是治疗抽动症的有效方剂之一,在临床治疗中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