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药多途径介入IVF-ET失败患者的助孕疗效评价
【6h】

中医药多途径介入IVF-ET失败患者的助孕疗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1引言

2临床研究

2.1研究目的

2.2病例来源

2.3 诊断标准

2.4 病例选择标准

2.5研究方法

2.6统计学方法

2.7研究结果

3结论

3.1中医药多途径介入可增加IVF-ET失败患者的自然妊娠率,三联疗法优于二联疗法

3.2中医药多途径介入可提高IVF-ET患者的起始周期移植率,降低周期取消率

3.3中医药多途径介入可提高 IVF-ET患者的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

3.4中医药多途径介入可改善肾虚肝郁血瘀证候

4讨论和分析

4.1中医药多途径介入可增加IVF-ET失败患者的自然妊娠率,三联疗法优于二联疗法

4.2中医药多途径介入可提高 IVF-ET患者的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

4.3中医药多途径主方分析

4.4单盲、单中心随机对照设计

4.5导师对IVF-ET助孕失败的认识及治疗经验

5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运用于IVF-ET周期的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长方案失败后的患者(肾虚肝郁血瘀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分组,以不同的中医药多途径介入,通过治疗组(二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及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客观评价中医药多途径介入IVF-ET失败患者的助孕疗效;对比二联疗法、三联疗法两种不同的中医联合疗法介入IVF-ET失败后患者的助孕疗效差异,筛选最优中医联合介入方案。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3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长方案失败后的患者(肾虚肝郁血瘀型)为对象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治疗组包括二联治疗组66例,三联治疗组72例;对照组65例。采集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前后肾虚肝郁血瘀证候改善程度,比较三组疗后自然妊娠数及再次IVF-ET助孕周期的成熟卵数、受精卵数、受精率、新鲜胚胎数、HCG日内膜厚度、ET日内膜厚度,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胚胎移植率、周期取消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等情况。
  结果:
  1.中医药多途径介入治疗过程中,二联治疗组自然妊娠7例,三联治疗组自然妊娠18例,对照组无自然妊娠者,三组组间比较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三联疗法优于二联疗法。
  2.中医药多途径介入治疗后,再次IVF-ET助孕起始周期移植率及周期取消率: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周期移植率: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二联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比较,三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中医药多途径介入治疗后,再次IVF-ET助孕周期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比较,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治疗组与三联治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中医药多途径介入治疗后,中医肾虚肝郁血瘀证候: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比较,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治疗组与三联治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药多途径介入治疗可增加IVF-ET失败患者自然妊娠率(其中三联疗法优于二联疗法);可提高再次IVF-ET周期受精率、起始周期移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周期取消率与早期流产率;改善IVF-ET失败患者肾虚肝郁血瘀证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