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精血髓一体论”探讨补血中药对VD大鼠海马CA1区GFAP数目及缺血脑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6h】

基于“精血髓一体论”探讨补血中药对VD大鼠海马CA1区GFAP数目及缺血脑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词对照表

目录

引言

理论研究

1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认识

2 血管性痴呆用“精血髓一体论”治疗的理论依据

3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4.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相关研究进展

5.血管性痴呆研究机制进展

实验一 当归补血汤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

1.1实验动物

1.2主要仪器与药品

2.实验方法

3数据分析

4实验结果

5结论

实验二 当归补血汤对VD大鼠海马CA1区GFAP数目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分析

4免疫荧光结果

实验三 当归补血汤对VD大鼠海马CA1区海马组织细胞形态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实验四 当归补血汤对VD大鼠海马CA1区缺血脑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分析

4免疫组化的结果:

讨论

1造模方法及实验动物的选择

2 海马C A1区选择依据讨论

3 VD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讨论

4星形胶质细胞与脑缺血性损伤论

结论

技术路线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基于“精-血-髓一体论”,即一方面血可直接上行充养脑髓,另一方面血能生精,精能生髓。实验研究以血管性痴呆与缺血组织微血管新生、星形胶质细胞关系为切入点,采用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从行为学、形态学、蛋白组学技术,通过研究补血名方当归补血汤对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形态学变化、海马CA1区GFAP数目的表达的影响,从而论释“精血髓一体论”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现代生物学基础。
  方法: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将35只大鼠造模后一周,观察模型大鼠行为表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选出20只模型大鼠进行实验,实验分为假手术组(10只)、VD模型组(10只)、VD模型+当归补血汤组(10只)、正常组(10只)。造模后药物干预90天,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HE染色及光镜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第Ⅷ因子表达以观察缺血脑组织微血管密度的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GFAP(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数目。
  结果:
  1.形态学观察:VD模型组海马较多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可见噬神经现象,红色神经元(凋亡),VD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海马较模型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增多,可见噬神经现象,红色神经元(凋亡)。
  2.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时间,VD模型组大鼠明显延长,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VD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逃避潜伏期时间依次缩短,与VD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差(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比较无差异(P>0.01)。
  3.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AP表达结果:V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GFAP表达的免疫荧光细胞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明显增多(P<0.05),而VD模型+当归补血汤组大鼠海马CA1区GFAP表达的免疫荧光细胞较VD模型组显著增加,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5)。
  4.缺血脑组织微血管密度检测结果:缺血灶周围微血管密度方面,VD模型组、VD模型+当归补血汤组较假手术组依次升高;VD模型组、VD模型+当归补血汤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与VD模型组比较,VD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1)。
  结论:
  1.当归补血汤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2.当归补血汤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治疗效应可能与增强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被活化,促进脑组织缺血灶及其周围组织的血管新生,对受损神经元产生营养和修复作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