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炎症因子及TGF-β1/Smad2信号通路探讨加减三甲散对大鼠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影响
【6h】

基于炎症因子及TGF-β1/Smad2信号通路探讨加减三甲散对大鼠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肝纤维化疾病的现代医学认识

1.1病因

1.2 发病机制

1.3 肝纤维化的诊断

1.4 肝纤维化的治疗

2. 传统医学对肝纤维化疾病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3. 本课题理论依据

3.1“主客交”理论

3.2透邪通络法代表方—加减三甲散

3.3“主客交”理论与肝纤维化的联系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加减三甲散干预作用

1.1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2. 基于炎症因子及 TGF-β1/Smad2 信号通路探讨加减三甲散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2.1 实验设计思路

2.2 材料

2.3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2.5 结果

2.6 讨论

2.7 小结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各类细胞与肝纤维化

2.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

3.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肝纤维化

4.细胞外基质与肝纤维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减三甲散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从炎症因子及TGF-β1/smad2信号通路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部分揭示“主客交”理论的科学内涵。
  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加减三甲散组。常规饲养7d后给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加减三甲散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各组均灌胃给药,1次/d,加减三甲散组剂量为8.125g·kg-1,阳性对照组剂量为8.125g·kg-1,模型组及正常组予0.9%生理盐水等体积灌胃。治疗60d后麻醉处死大鼠取肝脏,HE和MASSON染色,切片光镜观察病理形态,ELLISA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IL-1、IL-6、TGF-α含量,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2含量。
  结果:
  1.光镜下正常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未见变性及坏死,无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肿胀,出现脂肪或气球样变,大量纤维组织出现在中央静脉至汇管区,有假小叶形成。加减三甲散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细胞轻度肿胀,排列紊乱,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加减三甲散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及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加减三甲散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及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与加减三甲散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加减三甲散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PCⅢ、H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三甲散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HA、LN、PCⅢ水平明显下降(P<0.05)。
  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IL-6、TGF-α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加减三甲散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1、IL-6、TGF-α值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三甲散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6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
  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F-β1、Smad2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减三甲散组大鼠TGF-β1、Smad2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1.加减三甲散可改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病理形态、部分血清肝纤维指标。
  2.加减三甲散能有效降低IL-1、IL-6、TNF-a浓度,抑制肝脏炎症的反应,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3.加减三甲散可有效降低TGF-β1、Smad2表达,其抗HF的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生成和(或)激活,以及阻断TGF-β1/Smad2传导通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