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胃肠道不良反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初探
【6h】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胃肠道不良反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糖尿病

1.1 定义

1.2 流行数据

1.3 主要治疗药物

2 GLP-1受体激动剂

2.1 概况

2.2 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优势

2.3 艾塞那肽的不良反应

2.4 艾塞那肽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2.5 应对艾塞那肽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方法

3 中医认识

3.1 中医对药物的认识

3.2 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3.3 脾胃与糖尿病的关系

3.4 GLP-1与中医脾胃的关系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临床病例调查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1.6 研究方法

1.7 流程图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入组时各组客观指标情况

2.3 各组艾塞那肽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

2.4 各组疗效比较

2.5 结果总结

3分析与讨论

3.1 艾塞那肽作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3.2 艾塞那肽中医药性特征分析

3.3 艾塞那肽胃肠道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糖尿病治疗药物所致胃肠道性不良反应

附件1:中医四诊调查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主要研究在使用艾塞那肽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希冀通过研究中医证型(中医理论体系)来预测艾塞那肽(西药)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概率,以此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节约医疗成本,增加依从性;为中医减毒增效、辨证治疗该药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供依据,减轻病人痛苦,合理使用该药;扩展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运用西药的研究思路。
  方法: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02月来源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和老年干部科、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内分泌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使用艾塞那肽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脱落标准的筛选后最终确定研究对象137例,入组前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体重指数、糖耐量试验中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资料,并通过中医证型调查表收集症状、辨证分型,最终归入气虚痰湿组、湿热内蕴组、阳虚寒湿组、气虚夹瘀组4组中;各组均给予艾塞那肽固定小剂量,观察并统计各组在4周之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例数,并在4周后再次记录患者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等指标。所得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艾塞那肽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湿热内蕴型>阳虚寒湿型>气虚痰湿组、气虚夹瘀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前各组间BMI、FPG、2hPG、TC、TG、HDL-C、LDL-C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塞那肽治疗后,TG、HDL-C与入组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F PG、2hPG、TC、LDL-C较入组前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塞那肽治疗后,BMI下降值组间比较湿热内蕴组>阳虚寒湿组、气虚痰湿组、气虚夹湿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下降值组间比较湿热内蕴组>阳虚寒湿组、气虚痰湿组、气虚夹湿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湿热内蕴证最高,阳虚寒湿证次之,气虚痰湿证、气虚夹瘀证最低。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降低LDL-C、BMI的作用在湿热内蕴证最好,其余证型相同;降血糖作用与中医证型无关,可用于指导临床更好地应用艾塞那肽;(2)从中医证型的角度来看,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疗效并无相关性;(3)按中医理论分析,艾塞那肽的药性是:苦,寒,归脾、胃、肠经,无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