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味拔毒散结合火针加艾灸优化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6h】

二味拔毒散结合火针加艾灸优化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及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受试者入组情况及剔除、脱落情况

2.两组治疗前基线情况分析

3.治疗前疼痛情况分析

4.治疗后疗效分析

5.综合疗效分析

6.安全性分析

7.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关于优化方案设计依据

2 选用基础治疗的依据

3 疼痛强度选用VAS评分的依据

4 评价VAS评分时选取1天、2天、3天评判的依据

5 皮疹与疼痛的关系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因病机及治疗概述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带状疱疹中医治疗方案的优化,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二味拔毒散结合火针加艾灸)与TDP烤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探讨综合疗法在早期干预带状疱疹,对缓解疼痛程度、改善皮损变化及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是否存在明显优势。整理和提高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省中医院皮肤科住院病例21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8例。治疗组采用优化治疗方案,即基础治疗加二味拔毒散、火针、艾灸疗法,每天1次;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TDP照射疗法,每天1次。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14天,疼痛缓解情况、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疱疹数目、红斑肿胀、糜烂、皮损面积,并统计治疗后1月、2月、3月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结果:
  (1)两组治疗前基线情况相比较,分布平衡,具有较强的可比性(P>0.05);(2)两组疼痛强度自身前后对比、治疗后相对比,治疗组对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在缩短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在改善皮损变化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在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综合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的疗效具有明显优势,其愈合及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分布平衡,具有可比性;(2)早期采用优化治疗方案能明显缓解疼痛程度;(3)早期采用优化治疗方案能缩短止疱时间、结痂时间;(4)早期采用优化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皮损变化;(5)早期采用优化治疗方案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6)早期采用优化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