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LKB1-AMPK-ACC”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6h】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LKB1-AMPK-ACC”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选题背景

1.3 以脂肪代谢紊乱为切入点,“LKB1-AMPK-ACC”信号通路为主线,有望在针刺治疗肥胖的机制研究上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2. 研究内容

1.技术路线图

2.实验一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的作用

2.1.3实验方法

2.1.4 实验结果

3. 实验二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

3.1实验材料

3.1.1实验动物

3.1.2实验主要试剂、仪器

3.1.3实验方法

3.1.4实验结果

4. 实验三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LKB1-AMPK-ACC”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

4.1实验材料

4.1.1实验动物

4.1.2实验主要试剂、仪器

4.1.3实验方法

4.1.4实验结果

讨论

1.关于研究载体的选择

1.1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1.2传统医学对肥胖的认识

1.3针灸理论在肥胖中的应用

1.4针灸治疗肥胖疗效确切

2.本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讨

2.1 模型选取与制备的探讨

2.2 穴位选择

2.3 电针干预方案

3.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的作用

3.1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体重相关参数的影响

3.2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不同部位脂肪含量的影响

4.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

4.1血脂、血糖代谢与肥胖关系密切

4.2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脂、血糖含量的影响

5.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LKB1-AMPK-ACC”信号通路的调控

5.1 脂代谢紊乱是肥胖症的病理基础

5.2“LKB1-AMPK-ACC”信号通路是调控脂代谢的核心环节

5.4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 Leptin、ADP、LKB1、AMPKα2、ACC含量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综述: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况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以高脂饮食诱发的单纯性肥胖 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脂代谢紊乱为切入点,以“LKB1-AMPK-ACC”通路为主线,观察电针对体重、Lee’s指数的减肥效应指标,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以及“LKB1-AMPK–ACC”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Leptin、ADP、LKB1、AMPKα2及 ACC的基因与蛋白表达,为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证据,研究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60只 SD雄性大鼠,并随机分为普食组20只、高脂组40只。普食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给予高营养饲料喂养。喂养10周后,把造模成功的单纯性肥胖 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各20只;将普食组大鼠入组空白对照组,共20只。将电针组大鼠固定在鼠台上,取电针刺激大鼠双侧“天枢”穴、“丰隆”穴,每日一次,每次20min,两侧穴位交替使用;6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4个疗程。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同法固定,但不实施针刺治疗。观察大鼠整体状况以及体重、Lee’ s指数等减肥效应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束后抽取眼球血,处死各组大鼠后速取其下丘脑、肝、肾及肾周、睪周脂肪组织。运用 Elisa测定外周血的血脂(TC、TG、LDL-C、HDL-C)、血糖等代谢指标;运用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LKB1-AMPK–ACC”通路相关分子Leptin、ADP、LKB1、AMPKα2及 ACC的基因与蛋白水平变化。
  结果:
  1、整体状况:造模过程中各组大鼠活动正常,自由饮水进食。相较于普食组,高脂组大鼠毛发较为柔亮,排泄物较为黏稠、味臭。在治疗后阶段,模型组活动略少。
  2、减肥效应指标变化情况:
  (1)体重、Lee’s指数等变化情况:相比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治疗前大鼠体重、Lee’s指数均增加(P<0.05);相较于模型组,电针组治疗后体重及Lee’ s指数下降,具有差异(P<0.05)。
  (2)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肝肾重量及体脂比变化情况: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肾周、附睾周脂肪组织量及肝肾重量增加(P<0.05);相较于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肾周、附睾周围脂肪组织量与肝肾重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对比各组大鼠之间的体脂比均无差异(P>0.05)。
  3、血脂、血糖代谢指标变化情况:
  (1)血脂代谢变化情况:相比空白组,模型组血清内TG、TC、LDL-C、HDL-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大鼠治疗后血清内TG、TC、LDL-C、 HDL-C含量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电针组针刺后血清内TG、TC、LDL-C、HDL-C含量趋于空白组,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2)血糖代谢变化情况:相比空白组,模型组血糖水平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大鼠针刺后血糖含量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电针组治疗后血糖含量趋于空白组,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4、“LKB1-AMPK-ACC”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变化情况
  (1)Leptin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eptin mRNA和蛋白水平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大鼠Leptin 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降低(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大鼠Leptin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ADP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DP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大鼠ADP 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增高(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大鼠ADP 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LKB1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KB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电针治疗后,肥胖大鼠LKB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 P<0.01);电针组与空白组大鼠LKB1 mRNA水平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4)AMPKα2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MPKα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电针组大鼠AMPKα2 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增高(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大鼠AMPKα2 mRNA和蛋白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5)ACC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CC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电针组大鼠ACC 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降低(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大鼠ACC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高脂饮食饲养造模成功后,单纯性肥胖大鼠体重明显上升,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和肝肾重量增加。
  2、电针可减轻单纯性肥胖大鼠体重,降低脂肪组织含量及肝肾重量。
  3、高脂饮食饲养造模成功后,单纯性肥胖大鼠血脂(TC、TG、LDL-C、HDL-C)及血糖上升。
  4、电针治疗可降低单纯性肥胖大鼠血脂(TC、TG、LDL-C、HDL-C)及血糖含量。
  5、高脂饮食饲养造模成功后,单纯性肥胖大鼠“LKB1-AMPK-ACC”通路相关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
  (1)脂肪因子激活物Leptin表达增强、ADP表达降低;
  (2)上游激酶LKB1表达降低;
  (3)重要靶因子 AMPKα2表达降低;
  (4)下游底物ACC表达增强。
  6、电针治疗可使单纯性肥胖大鼠“LKB1-AMPK-ACC”中重要相关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恢复正常。具体表现为:
  (1)脂肪因子激活物Leptin表达下降、ADP表达上升;
  (2)上游激酶LKB1表达上升;
  (3)重要靶因子AMPKα2表达上升;
  (4)下游底物ACC表达下降。
  7、针刺具有多因素、多靶点的调控作用,电针作用于单纯性肥胖大鼠,可以改善脂肪因子激活物(Leptin、ADP)表达,显著调节“LKB1-AMPK-ACC”信号通路级联反应,使相关分子 LKB1、AMPKα2基因和蛋白表达上升,ACC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使该通路恢复生理状态,改善血脂、血糖代谢,恢复大鼠体重,达到治疗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