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
【6h】

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引言

1.1立题目的与意义

1.2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主要研究内容

1.2.2研究思路

1.3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3.1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3.2主要创新点

第2章油气二次运移、成藏与勘探理论研究现状

2.1油气二次运移研究

2.1.1油气二次运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2.1.2油气二次运移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

2.1.3油气二次运移的基础理论研究

2.2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进展

2.2.1含油气系统理论

2.2.2油气成藏动力学

2.3油气勘探理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2.3.1国外油气勘探理论的发展简史

2.3.2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理论

第3章陆相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3.1层序地层特征

3.1.1层序地层划分准则及层序界面

3.1.2层序地层单元

3.1.3层序的构成

3.2基本构造特征

3.2.1构造层

3.2.2断裂体系

3.2.3不整合面

3.2.4次级构造单元

3.3沉积体系特征

3.3.1陡坡带沉积体系

3.3.2缓坡带沉积体系

3.3.3轴向沉积体系

3.4储集层特征

3.4.1岩石学特征

3.4.2储集空间特征

3.4.3物性特征

3.5油气藏特征

第4章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

4.1传统油气勘探理论的局限性

4.1.1油气勘探本身的独特规律

4.1.2传统油气勘探理论的局限性

4.2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

4.2.1油气主运移通道

4.2.2“聚油单元”的概念及划分原则

4.2.3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

4.3“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的成藏模式

4.3.1断层、骨架砂体和不整合面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

4.3.2断层和不整合面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

4.3.3断层和骨架砂体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

4.3.4不整合面和骨架砂体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

4.3.5断层控制的油气藏

4.3.6骨架砂体控制的油气藏

4.3.7不整合面控制的油气藏

4.4油气勘探理论的创新

第5章油气运移、聚集物理模拟实验

5.1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与参数

5.2断层、骨架砂体的物理模拟实验

5.2.1物理实验模型和参数

5.2.2模型实验过程与分析

5.2.3模型实验结果分析

5.3断层、骨架砂体与不整合面的物理模拟实验

5.3.1物理模拟实验(实验2-1)

5.3.2物理模拟实验(实验2-2)

5.3.3物理模拟实验(实验2-3)

5.3.4物理模拟实验结论

第6章“顺藤摸瓜”式油气勘探技术

6.1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技术

6.1.1“定凹选带”油气勘探技术

6.1.2“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6.1.3传统油气勘探技术的局限性

6.2“顺藤摸瓜”式油气勘探技术

6.2.1“顺藤摸瓜”式油气勘探技术的提出

6.2.2“顺藤摸瓜”式油气勘探技术的理论内涵

6.3“顺藤摸瓜”式油气勘探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6.3.1有效烃源岩研究

6.3.2油气主运移通道研究

6.3.3圈闭形成及油气成藏研究

第7章典型实例解剖

7.1断层和骨架砂体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梁家楼油田

7.1.1梁家楼油田的勘探历程

7.1.2基本地质特征

7.1.3油气主运移通道与成藏

7.2断层、骨架砂体和不整合面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胜坨油田

7.2.1胜坨油田的勘探历程

7.2.2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7.2.3油—源对比及原油分布

7.2.4油气主运移通道描述

7.2.5油气运移的路径、方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源控论”和“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对提高勘探成效、增加油气储量和产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陆相盆地低一中勘探程度区有效的油气勘探理论,但在中-高勘探程度区却有许多局限性和不适应性;而含油气系统理论虽然是现阶段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但还不能有效地指导陆相盆地的油气勘探。在认真分析“源控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与“含油气系统理论”等的基础上,针对陆相盆地中一高勘探程度区油气勘探的特点,提出了新的油气勘探理论——“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1)在认真分析“源控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与“含油气系统理论”等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认真总结我国近50年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主运移通道的概念和适合中一高勘探程度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新理论——“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即“油气藏的空间分布位置和规模大小受连接有效烃源岩与圈闭的主运移通道类型、位置和输送能力等因素的控制”。 (2)根据“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的理论内涵和对油气主运移通道的研究,并以油气主运移通道为主线,提出了与“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相适应的7种油气成藏模式,即①断层、骨架砂体和不整合面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②断层和不整合面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⑧断层和骨架砂体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④不整合面和骨架砂体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⑤断层控制的油气藏,⑥骨架砂体控制的油气藏,⑦不整合面控制的油气藏。 (3)在“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和7种油气成藏模式指导下,提出了适合中一高勘探程度含油气盆地的“顺藤摸瓜”式油气勘探技术,该技术是在定源的前提条件下,描述油气主运移通道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状况,搞清油气运移的轨迹,以“顺藤(主运移通道)摸瓜(油气藏)”的方式确定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场所,并优选目标——油气藏实施钻探。 根据“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论”,采用“顺藤摸瓜”式油气勘探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油气勘探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从而迅速提高油气勘探成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