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塔河4区奥陶系油藏缝洞系统生产特征及油水分布模式
【6h】

塔河4区奥陶系油藏缝洞系统生产特征及油水分布模式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引 言

1.1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2研究现状

1.3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研究思路及流程图

1.5完成工作量

第2章油藏基本特征

2.1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地理位置

2.2基本地质特征

2.2.1区域构造特征

2.2.2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2.2.3研究区油藏构造特征

2.2.4研究区储层特征

2.2.5油藏压力与温度

2.2.6流体性质及特征

2.3研究区开发现状及开发历程

第3章油藏缝洞单元连通性分析

3.1油藏流动单元的形成机制及开发特点

3.2缝洞单元的概念及意义

3.3缝洞单元划分方法

3.3.1静态连通性分析方法

3.3.2生产动态资料连通性分析方法

3.4缝洞单元连通性分析及缝洞单元划分

3.4.1静态资料连通性分析

3.4.2生产动态资料连通性分析

3.4.3缝洞单元划分结果

第4章缝洞单元原始油水界面的确定

4.1原始油水界面一般确定方法

4.2用压力资料求取原始油水界面原理介绍

4.2.1压力梯度法

4.2.2用原始油层压力和流体密度确定油水界面

4.3主要缝洞单元原始油水界面分析

4.3.1 S48单元原始油水界面分析

4.3.2 S65单元原始油水界面分析

4.3.3 TK409单元原始油水界面分析

4.3.4 TK413单元原始油水界面分析

4.3.5 TK407单元原始油水界面分析

4.4原始油水界面评价

第5章油井产水特征及油水分布模式研究

5.1油井产水特征分析

5.1.1按投产方式和见水时间分类

5.1.2按产水变化趋势分类

5.2油井生产特征及油水分布模式

5.2.1油井产水基本地质模型

5.2.2单井缝洞单元油水分布模式分析

5.2.3多井缝洞单元油水分布模式分析

5.2.4油水分布模式总结

结论和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表

展开▼

摘要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属于特殊的碳酸盐岩油藏。它是经多期构造破裂与古风化岩溶共同作用形成的、以储集体控藏和缝洞系统控藏为主的溶洞-裂缝型复杂油气藏。表现为其不规则形态和不均匀分布、裂缝溶洞发育不均一、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等特点。此类油藏的勘探开发属于世界级难题,故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缝洞体的识别及连通性分析评价、认识油水关系、建立合理油水分布模式,对油藏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这一特点,论文结合“缝洞单元”理论基础,根据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取得的地质、岩心、录井、地震、测井资料以及前人对该地区缝洞的部分识别成果,从地质静态连通性分析入手,建立了缝洞纵向以及平面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储层有利发育带,再结合生产动态资料,运用压力分析、干扰试井、生产特征以及原油性质等方法分析井间连通性,划分了29个缝洞单元,以此作为油藏开发的基本单元;充分利用各井生产测试资料以及压力资料等,运用多种方法确定缝洞单元原始油水界面,分析认为单元之间油水界面不统一,同一单元内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其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分隔水体,油水界面也不统一;结合各井地震、生产动态资料、产液剖面资料、水样离子分析等,在缝洞识别和连通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典型单井单元和多井单元的油水分布情况,提出4种新的油水分布模式,这些模式更贴近实际,有利于指导缝洞单元的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