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黎贡山地区地热异常特征及对隧道建设影响的初步分析
【6h】

高黎贡山地区地热异常特征及对隧道建设影响的初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深埋长隧道中地热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水文地球化学及同位素技术在隧道地热方面的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及思路方法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研究区地热地质环境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

2.1.2地形地貌

2.1.3气象水文

2.2地热地质背景

2.2.1地层岩性

2.2.2地质构造

2.2.3岩浆活动

2.2.4水文地质条件

2.2.5区域地热特征

第三章温泉分布规律与水化学特征

3.1温泉的分布规律

3.1.1地层与温泉的关系

3.1.2地质构造对温泉的控制作用

3.1.3岩浆活动与温泉分布

3.2研究区地热异常带的划分

3.3水化学特征分析

3.3.1温泉水中常量组分特征

3.3.2温泉水中特征组分分析

3.4热储温度的推算

3.4.1水-岩矿物平衡的判断

3.4.2热储温度的估算

第四章温泉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1环境同位素基本原理

4.1.1氢氧稳定同位素

4.1.2放射性同位素氚

4.2研究区水体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4.2.1样品采集与分析

4.2.2水体的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

4.3同位素水文地质信息研究

4.3.1同位素示踪判别热水来源

4.3.2地热水补给高程的确定

4.3.3地下热水年龄的估算

第五章地下热水形成机理分析

5.1地热形成条件分析

5.1.1热源分析

5.1.2水源分析

5.1.3热储层分析

5.1.4构造分析

5.2地热成因分析及形成模式探讨

5.2.1地热成因分析

5.2.2地热形成模式探讨

第六章研究区地热对隧道建设影响的初步分析

6.1工程概况

6.1.1线路地理位置

6.1.2高黎贡山隧道工程概况

6.2区域地温场及研究区地温场特征

6.2.1地温场的确定

6.2.2地温分布的基本特征

6.2.3地温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3隧道地区地温分段初步预测

6.3.1隧道最大埋深处地温理论计算

6.3.2隧道地温分段预测

6.4地热对隧道建设影响的综合分析

6.4.1地热对各拟选线路影响的综合分析

6.4.2隧道施工对地表温泉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高黎贡山地区地热异常特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地热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温泉分布特征及其受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将该区初步划分为4个地热异常带,即象达街.三家村地热异常带、凹子地.绍家寨地热异常带、邦纳掌.黄草坝地热异常带以及囊等街.热水塘地热异常带。发现4个异常带呈近东西向带状相间展布,说明区内地热异常的分布与活动断裂构造关系密切。通过水化学特征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区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水中特征组分SiO<,2>与F组分明显高于地表水。温泉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在2000-2400米之间。利用地球化学温标计算得出该区温泉热储温度介于43.7-186.6℃之间。另外,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地热形成条件分析认为,区内地热热源有活动性断裂沟通的深部热源、岩浆余热源及放射性元素衰变热源,其中以活动性断裂沟通的深部热源为主;热储类型主要为断裂带型即温泉主要储存于断裂破碎带中。区内温泉类型主要为断裂深循型。在此基础上对区内代表性温泉邦纳掌温泉形成原因及模式做了初步探讨。最后通过对区域地温场特征的综合分析及隧道地区地温分段预测,较为详细的讨论了研究区地热对隧道建设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内存在两个可供参考的跨越高黎贡山的低温通道,其一为龙川江与怒江间的席草塘.勐柳.琥珀.大坡头一线,存在一个近东西向的无地热异常带;其二为龙陵县城南.808水库.腊勐区一线存在一个NE方向的无明显地热异常带。该研究为线路各方案比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对今后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保证施工进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