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黔桂地区古生界储层流体与成藏成矿的关系研究
【6h】

黔桂地区古生界储层流体与成藏成矿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引言

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4研究技术路线

1.5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

第2章区域地质背景

2.1地层

2.1.1前寒武系

2.1.2寒武系

2.1.3奥陶系

2.1.4志留系

2.1.5泥盆系

2.1.6石炭系

2.1.7二叠系

2.1.8三叠系

2.1.9晚古生界至三叠系地层对比

2.1.10侏罗系及白垩系

2.1.11第三系

2.2构造

2.2.1南盘江坳陷

2.2.2黔西南坳陷

2.2.3黔南坳陷

2.2.4罗平断阶

2.2.5东兰断隆

2.2.6德保断隆

2.3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史

2.3.1中—新元古代盆地基底形成阶段

2.3.2震旦—志留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阶段

2.3.3泥盆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阶段

2.3.4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弧后裂陷盆地阶段

2.3.5晚三叠世前陆盆地阶段

第3章区域油气储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3.1储集层的主要特征及其时空分布

3.1.1南盘江坳陷储集层

3.1.2黔南坳陷储集层

3.2生储盖组合特征

3.2.1南盘江地区的生储盖组合

3.2.2黔南地区的生储盖组合

第4章储层流体特征

4.1流体包裹体研究

4.1.1流体包裹体基本特征

4.1.2均一温度

4.1.3流体盐度

4.1.4流体密度和压力

4.1.5流体成分

4.2碳氧同位素组成

第5章储层流体与油气成藏和金属成矿的关系

5.1储层流体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5.1.1黔桂地区古油藏的基本特征

5.1.2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

5.1.3地层埋藏深度和剥蚀厚度

5.1.4油气流体的运聚

5.2储层流体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及成矿—成藏模式

5.2.1国外金属矿床与油气藏的共生实例分析

5.2.2低温热液金属矿床与油气藏的空间分布关系

5.2.3低温热液金属矿床与油气藏的成因联系

5.2.4油气和金属矿床的改造与破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大量野外观测的基础上,以流体包裹体技术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黔桂地区古生界储层流体与油气成藏和金属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古油藏和金属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大小悬殊,形态多样,除液相水包裹体和气液水包裹体普遍存在外,油气藏中以CH<,4>包裹体和CH<,4>-H<,2>O包裹体为主;金矿床中则以CO<,2>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为主。 本区二叠系礁灰岩型古油藏中,气液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90~160℃之间,而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多为150~250℃,明显高于古油藏的形成温度。油气储层流体的盐度一般在5wt NaCl﹪以下,而金矿成矿流体盐度主要为3.5~8.4 wt NaCl﹪,明显高于前者。成藏流体的压力值变化于42×10<'5>~654×10<'5> Pa之间。单个包裹体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古油藏流体包裹体成分主要为CH<,4>,次为CO<,2>;金属矿床以CO<,2>为主,含有少量的N<,2>和CH<,4>。 二叠系生物礁古油藏中溶孔、裂缝充填的三期方解石,第一期均一温度77~84℃,以液相水包裹体和气液水包裹体为主,偶见有机质包裹体;第二期均一温度91~103℃,主要为C<,2>H<,6>液相有机质包裹体,次为CH<,4>气相有机质包裹体、沥青包裹体和气液水包裹体;第三期均一温度117~155℃,为大量气相有机质包裹体,即随着温度的增高,有机质成熟度加大,包裹体成分由以液态烃类为主,逐渐向气态烃类转变。烃类三期注入的时间分别为235~237.5 Ma、230~232.5Ma和227.5~185 Ma。 利用流体包裹体资料,计算获得秧坝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古地温梯度为4.30~4.35℃/100 m,平均为4.33℃/100 m;秧1井二叠系地层古埋藏深度为2564~3187 m。二叠系地层剥露区的剥蚀量为2069~4606 m。 根据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资料,系统绘制了本区二叠系储层的热晕图、盐晕图、气晕图和流体势图。研究表明,二叠系储层流体运移的总体趋势是自南向北,并在册亨、望谟一带汇聚;结合油气保存的盖层条件,认为板街、秧坝、花冗、乐元一带为最有利的成藏远景区。 通过系统综合研究,探讨了油气与金属成矿流体的起源、演化和成藏-成矿作用,揭示了油气成藏与金属成矿的内在联系,建立了研究区的成藏.成矿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