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6h】

基于GIS的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意义

1.2基于GIS的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内容

1.4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2.1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1.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2.1.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2评价方法的选取

2.2.1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常用方法

2.2.2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的原理

第3章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3.1研究区概况

3.1.1自然地理概况

3.1.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评价对象的界定

3.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评价因子的选取

3.3.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4.1遥感图像的处理

3.4.2评价因子数据的获取

3.4.3评价数据的标准化

3.5泸定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3.5.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3.5.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第4章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4.1土地利用研究的意义

4.2泸定县土地利用现状

4.2.1林地

4.2.2耕地

4.2.3草地

4.2.4园地

4.2.5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4.2.6其他土地

4.3泸定县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4.3.1耕地变化分析

4.3.2园地、林地、草地变化分析

4.3.3建筑用地变化分析

4.3.4其他土地面积变化分析

4.4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4.1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环境影响

4.4.2土地利用布局及生态环境影响

第5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5.1泸定县土地利用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5.1.1其他土地的开发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5.1.2加强耕地整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

5.1.3草地土地质量改良与用地类型调整

5.1.4住宅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5.2土地利用总体格局初步规划

5.2.1河谷低、中山农工旅综合发展区

5.2.2中山台地谷坡土地利用多种经营区

5.2.3中山、亚高山林牧矿发展区

5.2.4高山牧业发展区

5.2.5贡嘎山自然保护旅游区

5.3土地生态环境保育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充分了解土地质量现状并对土地合理开发和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本项研究根据泸定县的地域特点和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以及土地生态环境的定义,参考有关文献,建立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目标层、制约层、要素层和指标层,选择年均降雨量、≥10℃积温、年均气温、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植被覆盖率、坡度、坡向、高程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均收入、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等社会经济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建立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相结合的办法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充分运用了GIS的缓冲分析和叠置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和处理属性数据的能力,能较有效客观的反映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实际程度。首先制定各评价因子图,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因子权重,最后利用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加权各评价因子图得到复合图,即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图,将泸定县土地生态质量共分为5个等级,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情况良好。 泸定县用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占了泸定县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以上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但局部的人为因素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比如顺坡耕作、草场过度放牧等。 根据泸定县用地现状,可采取对现有其他土地的合理开发以及对耕地、草地、住宅用地的科学整治的办法来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和土地生态环境保育的最优化。统筹考虑土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土地利用与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潜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城镇发展格局等因素,将泸定县土地利用总体格局初步划分为五个基本的土地利用类型区,即:河谷低、中山农工旅综合发展区、中山台地谷坡土地利用多种经营区、中山、亚高山林牧矿发展、高山牧业发展区和贡嘎山自然保护旅游区。并对各区指定土地利用方向和重点,以助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