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府南河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
【6h】

府南河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前言

1.1论文的研究意义

1.2磷的环境污染化学行为

1.2.1磷的性质及用途

1.2.2磷对环境的影响

1.2.3自然界中磷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

1.2.4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1.2.5磷在天然水环境中的形态

1.2.6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1.3影响沉积磷形态分布的相关元素及化学反应机制

1.3.1 Fe,Mn体系

1.3.2有机质的矿化降解

1.3.3碳酸盐体系

1.3.4细菌

1.4课题来源

1.5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6论文的创新点

1.7本课题存在的问题

第2章府南河环境概况

2.1区域气象特征

2.2空气污染状况

2.3府南河概况

第3章实验研究方法

3.1仪器设备

3.2主要药品试剂

3.2.1主要化学试剂

3.2.2主要化学试剂的配制

3.3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3.3.1采样点的布设

3.3.2样品的采集

3.4实验原理

3.5主要实验方法

3.5.1沉积物含水率及总有机碳的测定

3.5.2间隙水中Fe,Mn的分析方法

3.5.3上覆水中磷形态的测定方法

3.5.4间隙水中各形态磷的测定方法

3.5.5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级提取方法

3.5.6沉积物中硫的形态测定方法

3.5.7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稳定性实验

第4章府南河磷的赋存状态特征

4.1实验分析结果

4.1.1府南河上覆水中各形态磷的含量

4.1.2府南河间隙水中各形态磷含量及相关元素的测定

4.1.3府南河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分析结果

4.1.4府南河沉积物中各形态硫的分析结果

4.2实验结果描述

4 2.1府南河上覆水中磷形态的赋存特征

4.2.2府南河沉积物及间隙水中磷形态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4.2.3府南河沉积物及间隙水中磷形态的赋存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磷在水牛牛态系统中起着基础营养盐的作用,然而过多的磷导致水质恶化。沉积物既是磷天然的储库,又是水体磷浓度的调节者。探讨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和形态分布是深入了解水质污染状况的根本途径。论文以城市河流--府南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体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规律,以揭示磷的环境污染行为。论文的丰要结论如下: l.上覆水TP平均含量:府河为2.14mg/L,南河为1.52mg/L,水体存在严重的磷污染。悬浮态PP是丰要的磷形态,在TP中的百分含量分别是54.2%、60.5%。 2.间隙水中TDP含量:府河在0.17~0.90mg/L之间,随深度变化呈现逐渐降低并保持稳定的趋势;南河在0.091~2.07mg/L之间,随深度变化呈现升高-降低-稳定的变化趋势;磷具有从上覆水向间隙水扩散的趋势。相关分析显示,府河SRP可能来自溶解有机磷、有机物的矿化降解和Fe/A1-P、Ca-P的释放,磷细菌的分解作用有助于磷转化为溶解态;南河SRP丰要来自溶解态非活性磷的降解转化,两河SRP、DHP随TDP的变化趋势相同,沉积物对磷具有较强的保留能力。间隙水N/P远高于Redfield值,是磷控型河流。 3.沉积物中TP含量:府河在1.69~2.53mg/g之间,其中IP、OP的百分含量分别是92.0%、5.1%,各形态磷的大小顺序为:TP>IP>Ca-P>Fe/Al-P>OP>Lsor-P>Ref-P;南河在1.32~2.40mg/g之间,其中IP、OP的百分含量分别是74.0%、5.2%,各形态磷的大小顺序为:TP>IP>Ca-P>Fe/Al-P>Ref-P>OP>Lsor-P。府河沉积磷几乎全部是化学试剂可提取的磷;南河存在难以提取的磷,可能来自流域水土侵蚀、大气颗粒沉降物。河流污染丰要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引起。 4.府河、南河沉积物具有不同的磷沉降堆积过程。府河沉积磷随深度变化逐渐降低并保持稳定,反映了近年来污染的持续,以及牛物化学作用使大量污染物累积于表层。府河TP以Fe/Al-P和Ca-P为主,是影响磷形态分布的丰要部分,相关分析显示,Fe/Al-P和Ca-P之间存在相互转化;溶解有机物是氮、磷共同的来源,NH4+的离子交换作用有利于Lsor-P、Ca-P的释放,NN-N对磷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聚磷菌将硝态氮用作代替氧的电子受体进行吸收磷的反应;磷细菌促使磷质由水中向底泥迁移、沉积;硫细菌对Ca-P有分解作用,有利于Lsor-P的形成,而不利于有机磷的降解转化;硫与磷不具有同源性,ES的存在有利于溶解非活性磷的降解转化,PS有助于Ca-P的形成。南河沉积磷随深度呈现累积-降低-稳定的变化趋势,反映了结合态磷的稳定性,在还原环境中易解吸释放到间隙水中。南河Ca-P、Fe/Al-P、OP是影响磷形态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分析显示:OP与Fe/Al-P、Lsor-P之间存在转化关系;Ca-P与TP低相关,Fe/Al-P与Ca-P的相关性一般,溶解磷与沉积磷低相关,反映了南河的沉积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机质的矿化降解是控制OP、Lsor-P、Fe/Al-P分布的丰要因素。Fe,Mn氧化还原电位对磷的形态分布产牛影响。溶解有机物是氮、磷的共同来源之一;NH4+的吸附作用;NN-N作为电子受体分解有机物是丰控机制。硫与磷具有同源性;TRS对Fe/Al-P、OP、Lsor-P的分布产牛影响;AVS形成时,间隙水中的磷易转化为Lsor-P;ES与Fe/Al-P、PS与Fe/Al-P、OP普遍相关显示硫化物的不完全氧化是可能的过程,ES、PS抑制Fe/Al-P、OP的释放,而促进溶解非活性磷转化为无机磷。四种菌(硫化菌、硝化菌、反硝化细菌、磷细菌)对沉积有机磷和溶解非活性磷有降解转化作用,反硝化菌还有利于Fe/Al-P的转化,在硫化菌、反硝化细菌作用下,Lsor-P易解吸,细菌牛物群落对沉积磷具有显著的分解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