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研究
【6h】

华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选题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古气候研究现状

1.2.2存在问题

1.3技术路线和主要成果

1.4论文工作量

第2章区域地质背景

2.1断裂构造

2.2岩浆活动

2.3研究区地层概括

2.3.1辽东地区地层特征

2.3.2晋北地区地层特征

2.3.3鲁西地区地层特征

2.3.4豫西南地区地层特征

2.3.5苏北地区地层特征

第3章古气候指标

3.1古生物学指标

3.1.2植物化石资料

3.1.2孢粉化石资料

3.2矿物岩石学指标

3.3粘土矿物指标

3.3.1实验原理及方法

3.3.2气候指示前提条件

3.3.3测试分析结果

3.3.4粘土矿物的气候含义

第4章古气候分析

4.1全国古气候背景

4.1.1早侏罗世古气候

4.1.2中侏罗世古气候

4.1.3晚侏罗世古气候

4.1.4白垩纪古气候

4.2华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特征

4.2.1辽东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

4.2.2晋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

4.2.3鲁西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

4.2.4豫西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

4.2.5苏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

第5章结论与讨论

5.1古气候演化特征

5.2古气候与“东部高原”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展开▼

摘要

造山带的隆升会对气流循环及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类似现今的青藏高原一样,在中生代中国东部可能存在一个“宏伟的中生代高原--山脉系统”--“东部高原”。 本文应用地层学、沉积学、矿物岩石学等方法,针对“东部高原”可能分布范围内的晚中生代陆相地层开展了研究工作。分析该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从而寻找“东部高原”是否存在的证据,来更好地认识晚中生代中国古气候演化过程。论文收集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古生物、地层、古气候资料),对野外采集的砂岩和泥岩样品,通过薄片分析、TEM以及X衍射等方法,分析了华北地区晚中生代的古气候状况及其演化过程。 利用古生物、沉积学和粘土矿物判别标志,综合分析华北地区的古气候,认为:(1) 中侏罗世时,辽东地区处于相对干冷的气候环境,晋北地区以温暖湿润为主,但在晚期出现了两次相对干燥的时期,鲁西地区为干湿交替的气候,苏北地区可能处于湿润--半湿润的气候;(2) 晚侏罗世时,辽东以及鲁西地区发育大量的火山岩沉积,气候可能相对干燥,晋北地区处于亚热带半干旱气候,苏北地区可能处于干旱--半干旱的气候;(3) 早白垩世时,辽东、晋北、以及鲁西地区以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主,而豫西南地区气候则相对干燥炎热,苏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4) 晚白垩世时,辽东地区气候相对干燥,晋北地区处于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鲁西地区以半干旱--半湿润为主,豫西南地区和苏北地区则相对干旱一些,为干旱--半干旱的亚热带--热带气候。进一步分析认为,华北地区及其周边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可能受到了高大山系--“东部高原”的影响,但较前人研究的分布范围、高原隆升与消亡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