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珠峰自然保护区湿地空间分布与退化原因研究
【6h】

珠峰自然保护区湿地空间分布与退化原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MODIS、DEM、野外采集数据对珠峰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空间分布范围进行了判别,分析了研究区湿地的季相和2000~2007年年际变化特点,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角度对湿地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区湿地空间分布判别方面,本研究利用2008年覆盖珠峰自然保护区的MOD09A1和MOD13Q1 数据集数据,该保护区1︰5万DEM,并结合2008年9月采集的野外实地数据,进行了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改进型调整植被指数(MSAVI)、地表水分指数(LSWI)、海拔和坡度5个参数的保护区湿地分布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类型主要为湖泊、河流、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 100~4 700 m 且坡度不大于4°的地区,2008年6~9月湿地面积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11.3%;保护区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试验区内;湖泊湿地主要分布于佩枯错、浪强错、多布扎等湖泊密集的高原湖盆地区;河流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主要分布在佩枯错与浪强错之间的平原地带、保护区中部及北部坡度较缓的河谷地区,同时得到坡度和海拔是影响保护区湿地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和提取该地区湿地空间分布范围的有效参数。
   对比2000~2008年9年干、湿季的研究区湿地面积发现,湿季的湿地面积年际变化幅度较小,但有增加趋势。2000年湿季的湿地面积最小,为3 782.4 km2,占保护区面积的11.2%,2007年湿季的湿地面积最大,为3 822.4 km2,占保护区面积的11.3%;干季的湿地面积年际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尤其是2004~2005年和2007~2008年干季的湿地面积较小,这是因为2005年和2008年研究区冬季降了特大暴雪,严重影响了判别和计算当年的湿地面积的准确性。因此,监测研究区湿地的变化应在每年的湿季进行,以避免降雪的影响。
   为对研究区湿地的季相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将湿地分布与气候要素中的年降水量、年均温、年日照时数的栅格图像进行叠加,最后将保护区湿地划分为三个区域单元进行单独的分析,对年降水量最少、日照时数最多、蒸发量大、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湖泊型湿地以微咸、咸水湖为主,具有较典型的内陆湖特点,大气降水不足补充湿地水源,该区域的水源补给主要以冰山融水为主,因此该区域湿地季相变化受冰雪融水径流影响最大;对年降水量、年均温、年日照时数均处于三区域中间的地区,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主要分布于该类区域,该区域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其它各月份几乎无明显降水,全年各月蒸发量都较大,冰川融水是该地区湿地水源的主要补给方式,降水对该区域湿地季相变化有部分影响,但冰雪融水径流仍占主导地位;对于年降水量最多,年日照时数最短的地区,季节性降水对该区域影响较大。因该地区降水较为集中,降水对该地区季节性河流、湖泊型湿地影响较大,而对于以多布扎湖为例的典型内陆咸水湖,受冰雪融水径流影响较大。
   为研究珠峰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年际变化特点,首先,采用线性趋势斜率的方法对研究区2000~2007年湿地湿季变化面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2000~2007年湿地湿季变化面积呈总体上升的趋势,湿地面积以5.38km2/年的速度增加,且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而后利用2000~2007年的EVI 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斜率的方法对研究区退化湿地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7年期间,珠峰自然保护区湿地出现退化现象,退化面积约782.6km2,占研究区湿地总面积的20.47%,变好面积13.9km2,占研究区湿地总面积的0.36%。为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笔者于2008年9月退化较明显折巴乡、门布乡、岗嘎镇进行实地调研。经现场调研发现,三个区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湿地退化现象。
   为解决2000~2007年湿地面积以5.38km2/年的速度增加,而利用EVI 判别时湿地出现20.47%面积退化的问题,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选择气候因子中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总量、日平均相对湿度、年蒸发皿蒸发量、年逐日日照时数与湿地湿季面积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日照时数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将加速湿地表面水分的蒸发,这点从年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得到了较为直接的反映,但气温的升高和日照时数增加的同时也加剧了冰川的消融过程,有研究表明近些年珠峰保护区的冰川出现了急剧的退缩、冰湖面积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本文利用2001~2007年MCD12Q1 中永久性冰雪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以冰川融水作为水源的湿地,湿地面积有增加的可能,但研究区2000~2007总体趋势更为干旱,从年降水量的变化,逐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可以得到较为直接的反应;对于以季节性降水作为水源的湿地,因蒸发的增强,降水量的减少又使蒸发的水分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加上该地区植被覆盖度较低,湿地植被属于受水分的限制较大的植被类型,植被生产力的年际波动较大,稳定性较差,而且高寒植被在不良的环境下会急剧退化,所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容易造成湿地植被的退化。
   另外,在人类活动影响方面本文利用人口数量、年末牲畜存栏头数、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三个指标来讨论人类活动强度对研究区湿地变化的影响。但研究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表征人类活动强度的耕地面积、人口数量、年末牲畜存栏数的不断增加的同时,湿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从定量的统计学角度来描述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是否仅具有统计学相关性,而无特定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由于珠峰自然保护区属西藏较为贫困的区域,种植业和牧业成为当地仅有的经济来源。而研究区湿地集中在保护区的试验区内,保护力度有限,且湿地多分布于坡度较缓的地区,充足的水分和牧草条件尤为适宜放牧。
   由于贫困,造成了当地群众对有限资源的破坏性开发。超载过度放牧,使湿地植被的正常生长遭到破坏,湿地植物丧失繁殖能力,生草土被踏紧,土壤通气性降低。影响土内嗜氧微生物的繁殖,土壤营养成份减少,以致植物种类改变,造成湿地植被退化。另外,由于保护区土壤发育年轻、土层薄、结构差、土壤肥力低,多数地区湿地植被覆盖度较低,土壤极易沙化,而且研究区内陆湖泊多,土壤易盐渍化。由于气候变干,气温升高,导致水面减小,如果冰川融水无法及时补给,易造成湖泊退缩,盐分富积、析出,在湖滨地区造成土壤盐渍化,最后形成退化湖泊湿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