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尼玛盆地南部坳陷古近纪沉积记录研究
【6h】

西藏尼玛盆地南部坳陷古近纪沉积记录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与形成演化历史成为国内、外地质学界的研究重点。新生代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并且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青藏高原成为全球环境变化与岩石圈演化的理想场所。
   本文以“青藏高原重点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项目为依托,对发育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的的尼玛盆地南部坳陷的沉积记录进行了研究,探讨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形成演化机制。主要对南部坳陷的地层时代、地质构造背景、沉积相、沉积物源供给及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取得了几点认识,分别介绍如下:
   1.通过与王波明、Kapp、DcCelles等所测剖面及伦坡拉钻井资料进行综合地层对比,重新厘定了尼玛盆地南部坳陷地层的时代。南部坳陷的地层时代为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剖面P01、P02时代为古近纪渐新世,为渐新统丁青湖组;剖面P03下部地层时代为古近纪始新世,为始新统牛堡组,上部地层时代为古近纪渐新世,为渐新统丁青湖组。
   2.依据沉积物的岩性、结构、构造、颜色、古生物化石、粒度分析、古流向与沉积组合等综合分析,尼玛盆地南部坳陷古近系地层主要识别出2个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相与湖泊相,扇三角洲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可划分为辫状河道、河道间湾2个微相)、扇三角洲前缘(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2个微相)、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湖泊相可以划分为滨湖、浅湖、深—半深湖亚相。
   3.利用波痕指数与不对称指数,可以把南部坳陷的波痕分为流水波痕与浪成波痕。古流向玫瑰花图显示,南部坳陷的沉积物源主体为南、北向供给、少量为东西向物源供给,这是因为尼玛盆地南部坳陷形成演化受盆地东西向边界断裂的控制。
   4.砂岩组分分析显示,南部坳陷西部丁青湖组从剖面P01到P02稳定颗粒单晶石英与石英颗粒总量含量显著较少,而非硅质岩屑、岩屑、火山岩岩屑、变质岩岩屑、长石、碳酸盐岩屑等不稳定组分的含量显著增加;并且坳陷东部牛堡组到丁青湖组也有相似的变化。这种稳定组分的减少、不稳定碎屑的增加的变化与渐新世晚期强烈的构造抬升密不可分。Qm-F-Lt,Qt-F-L三角图解显示,南部坳陷的砂岩颗粒组分落入再旋回造山带,极少量落入再旋回造山带与岩浆岛弧混合带,说明古近纪南部坳陷构造活动整体比较强烈。
   5.南部坳陷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来源的重矿物占14.42%,基性、超基性岩来源的占重矿物含量的23.62%,沉积岩最高占60.96%,变质岩来源的重矿物仅占1%。古水流数据与重矿物组合证明了南部坳陷的主要为南、北向沉积物源,兼有少量其他方向的物源供给。安山岩岩屑来至去申拉安山岩、英安岩组合,而P01湖相沉积中急剧增加的酸性来源的锆石与尼玛盆地北部的早白垩世花岗岩有关。依据各种重矿物纵、横向含量变化、ZTR指数、Gzi指数,重矿物变化曲线可以划分为3个明显不同的阶段:不稳定段(Ⅰ)、极稳定段(Ⅱ)、极不稳定段(Ⅲ)。
   6.根据沉积相与重矿物演化,可以把南部坳陷的构造、沉积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构造稳定期(始新世早期)、构造活跃期(始新世晚期)、构造极稳定期(渐新世早期)、构造极活跃期(渐新世晚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