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
【6h】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

1.3.2 地震数据、测井资料综合分析

1.3.3 模型正演及优质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分析

1.3.4 地震属性与反演分析

1.3.5 研究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储层特征

2.1 研究区地质特征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1 桑塔木组

2.2.2 良里塔格组

2.2.3 鹰山组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1 构造特征

2.3.2 断层特征

2.4 研究区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与物性特征

2.4.1 储集空间特征

2.4.2 物性特征

2.5 研究区储层分布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构造解释及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3.1 层位标定

3.2 层位追踪

3.2.1 层位追踪方法

3.2.2 层位修正

3.3 构造成图

3.3.1 绘制等T0图

3.3.2 构造图

3.4 储层地震反射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层模型正演与钻井分析

4.1 模型正演

4.1.1 基本原理

4.1.2 建立模型

4.1.3 模型正演

4.2 成功井分析

4.3 失败井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层预测与综合分析

5.1 裂缝预测方法概述

5.2 蚂蚁追踪

5.2.1 基本原理

5.2.2 蚂蚁追踪实现与效果分析

5.3 相干分析

5.3.1 基本原理

5.3.2 相干属性获取与效果分析

5.4 曲率属性

5.4.1 基本原理

5.4.2 曲率计算与效果分析

5.5 多属性叠合显示

5.5.1 时频三原色法的研究意义

5.5.2 时频三原色分析的实现方法

5.5.3 多属性叠合显示实现与分析

5.6 地震储层反演方法研究

5.6.1 基本原理

5.6.5 基于统计学的随机反演储层预测结果与分析

5.7 综合分析与评价

5.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碳酸盐岩油气藏作为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全世界约有一半以上的油气藏为碳酸盐岩油气藏。塔里木盆地作为西部重要的油气藏盆地,奥陶-寒武系发育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范围广与面积大,具备良好的石油地质基础,已成为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石油勘探层系。
  本文就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为对象,进行了碳酸盐岩油气藏特征与油气预测方法研究。在地震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正演与钻井分析,裂缝与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并由此对研究区域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
  (1)收集与整理塔中及周边区域地质资料,通过测井与钻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并建立起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合成记录标定,完成良里塔格组与鹰山组层位的追踪与解释,同时对断层进行了解释,获得了良里塔格组项界构造图和鹰山组顶界构造图。
  (2)对研究区域进行模型正演与优质储层进行分析。模型正演设计了三套模型,分别由简单到复杂,能反映不同储层情况。通过对三种模型进行正演,发现如果山鹰组顶风化壳储层不发育,鹰山组顶界面地震响应为弱反射;若发育则为强反射等。对成功井进行优质储层地震响应模式研究,发现塔中地区高产井主控成藏因素包括了洞穴型储层发育程度和裂缝发育程度。
  (3)对研究区域进行地震属性分析与储层反演,为裂缝预测和油气富集区识别与划分提供依据。通过对良里塔格组和鹰山组的计算,获取了两层位的蚂蚁体、相干属性和曲率属性图,揭示了断层、裂缝的发育与分布特征。并通过RGB三原色进行了属性叠合显示,相比单一属性,叠合显示之后能够更加准确与细致的刻画断层与裂缝的发育情况。通过基于统计学的随机反演技术,获得了研究区储层厚度预测图,结合钻井分析发现符合率大90%以上,证明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能够为碳酸盐岩油气富集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4)经过综合分析,对研究区碳酸盐岩油气藏有利区进行评价。在构造解释、模型正演、属性分析与储层反演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与井资料的分析发现,高产高效油气井位于构造转折带附近,其微断裂系统及岩溶储层较为发育,相干与蚂蚁剖面有裂缝带异常存在,速度反演剖面上有较厚低速异常存在。
  经实际效果分析,塔中地区目标层碳酸盐岩具有很好的油气存储。通过多属性RGB叠合显示,能够更加细致与直观的刻画裂缝发育,提高了预测的可行度。同时利用基于统计学的随机反演技术,能有效的在薄储层与钻井资料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准确预测速度异常,获得储层厚度预测分布,能够提高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的预测精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