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传统城市公交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途径研究
【6h】

我国传统城市公交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市公交的基本概述

2.1.1 城市公交的概念

2.1.2 城市公交的特性

2.2 理论基础

2.2.1 现代服务业的理论研究

2.2.2 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

2.2.4 反垄断豁免规制理论的研究

2.2.5 长尾理论的研究

2.2.6 粗放与集约的理论研究

第3章 我国传统城市公交演变发展分析

3.1 传统城市公交行业的特点

3.2 我国传统公交发展类型分析

3.2.1 我国传统公交发展类型演变背景

3.2.2 民营竞争型城市公交

3.2.3 垄断低价型城市公交

3.3 我国城市公交发展现状

3.4 我国传统城市公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存在的问题

3.4.2 原因分析

第4章 现代城市公交发展模式

4.1 现代城市公交的涵义及特征

4.1.1 现代城市公交涵义

4.1.2 现代城市公交的特征

4.2 现代城市公交的公益性定位

4.3 现代城市公交的发展趋势

4.3.1 由被动的民生公交向主动效益公交发展的趋势

4.3.2 由被动适应城市规划向主导城市发展的趋势

4.3.3 由公交化向“私交化”发展的趋势

4.3.4 由粗放化向高效、集约化发展的趋势

4.4 互联网城市公交模式的探析

4.4.1 互联网公交内涵

4.4.2 大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4.3 互联网公交的类型

4.4.4 互联网公交的机制建设

4.4.5 互联网公交与传统公交对比研究

4.4.6 小结

第5章 成都公交集团的实践

5.1 成都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5.2 智能化建设提升公交运营效率

5.2.1 建立GPS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调度管理数字化

5.2.2 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确保安全生产

5.2.3 增加实时信息服务,方便乘客出行

5.2.4 安装车载专用道监控系统,保障路权优先

5.2.5 增加信息增值服务,提升附加价值

5.3 引入RFID技术,实现精细化生产

5.3.1 RFID技术概述

5.3.2 RFID技术系统在成都公交的总体设计思路

5.3.3 RFID技术在成都市公交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5.4 “网运分离”改革,创新管理体制

5.4.1 整合市场主体,优化线网资源

5.4.2 重设组织结构,平衡公益与竞争

5.4.3 推进业务外包,引入竞争机制

5.5 场站立体综合开发

5.5.1 成都公交场站立体开发的必然性

5.5.2 立体停车楼,实现用地集约化

5.5.3 人车分流,保证候车安全

5.5.4 商业化开发,反哺公交建设

5.5.5 P+R设计方便换乘

5.6 个性公交引领城市发展

5.6.1 二环BRT

5.6.2 免费社区公交

5.6.3 定制公交

5.7 成都公交主要发展指标的对比分析

5.7.1 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

5.7.2 载客能力翻一番

5.7.3 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5.7.4 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

5.8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交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而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事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行业,城市公交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功能。然而我国传统城市公交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制约着行业发展,使其无法发挥在城市交通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按照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理论,探索传统公交向现代公交的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试图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来系统探讨我国城市公交的转型升级,并提出城市公交现代化的服务模式,以期促进城市公交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对我国传统城市公交进行了特征分析。首先具体介绍了我国传统城市公交的两种类型,即垄断低价型和民营竞争型。然后总结了我国传统城市公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分析,传统城市公交存在分担率低、服务水平差且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内、外部原因共同所致。内部上,企业自身经营模式粗放,服务手段落后,管理体制混乱;外部上,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与城市规划脱节以及社会进步使个性化需求猛增等。
  基于对传统城市公交发展模式的特征分析,本文根据现代服务业、现代信息技术、新公共管理理论、反垄断法豁免机制、长尾理论、粗放与集约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现代城市公交发展模式,并明确其公益性的发展定位和集约化、效益化、个性化和主导化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进一步探索了现代城市公交的创新模式——互联网公交发展模式,具体剖析了两种互联网公交类型的发展路径和机制建设。
  然后,本文选以成都公交集团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并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系统讨论我国城市公交向现代化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的路径。分别从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网运分离体制改革、公交场站立体综合开发、个性化公交的规划及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总结提炼,探索出现代公交的一种范式。然后对成都公交集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指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自2006年至2013年,成都公交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载客能力翻一倍,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本文分别从政府和企业层面针对不同类型城市提出公交转型升级的几点对策建议。政府层面要坚持城市公交公益性定位,提升其公共产品属性、保障公交基本要素的投入、城市规划秉承TOD理念;公交企业需要注重公交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注重场站的综合开发、丰富服务手段。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多个角度研究现代城市公交发展模式,扩展了理论研究范畴;以成都公交为代表的现代公交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对于解决乘客需求与服务质量间的矛盾,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传统城市公交和现代城市公交发展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和系统分析,构建了从城市公交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路径,可为全国公交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