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6h】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于索洛模型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

3.1 消费者行为

3.2 典型企业行为

3.3 竞争性均衡

3.4 对稳定状态的分析

3.5 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效应

第4章 科技创新与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4.3 数据检验与模型估计

4.3.1 区域中心城市的数据检验与模型估计

4.3.2 成都市的数据检验与模型估计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区域中心城市实证结果分析

4.4.2 成都市实证结果分析

4.4.3 对比分析

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结论

相关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展开▼

摘要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在某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范围上讲,每一个城市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但就整个国家而言城市又是分级的,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那些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即通常所说的区域中心城市。我国对区域中心城市的界定按层次划分,区域中心城市在国家中心城市之下,属于第二层次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所说的区域中心城市将按大区划分,区域中心城市将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且逐步缩小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差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来看,以区域中心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演变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增长点,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最为重要的现代产业发展基地,并将这种优势不断发展下去,在科技、交通、资源、金融等方面都发挥出中心城市的作用。
  成都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带动作用,区域中心城市集中了该区域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在2014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中排名第十四,成为西南区域除重庆市外综合竞争实力最强的城市。但是成都市现有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并未进入前十,说明现阶段成都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
  党的十八大也明确即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为产业发展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驱动力。乘着创新驱动这股东风,势必会有无限的机会,使得成都的经济发展突破限制,取得长足发展。
  本文以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出发,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内在逻辑关系的视角,建立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分析不同科技指标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程度,来确定未来成都市在科技创新驱动下,采取政策措施突破现今经济增长缓慢的困境,保证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地增长,以发挥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集聚作用。
  本文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五个部分:
  (1)引言部分。该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现阶段成都市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状况不甚乐观,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反映出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依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2)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本文是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入手来讨论如何发展城市经济。这部分内容回顾了国内外针对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实证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在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均有大量的成果出现。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对于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成果出现。但是现有的研究一般都是针对某一城市、某一省份或者某一国家的单一数据做分析,并没有针对相关联的区域做一个横向对比。单一分析得出的实证结果很难得出非常有说服力的结论,但是如果有了对比之后,就可以根据两者各方面差异条件,针对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3)科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从索洛外生经济增长模型出发,解释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索洛模型认为,只有技术指标持续提高,地区经济才可以不断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才能不断提高。
  (4)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通过Cobb-Dauglas生产函数来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通过三个不同的科技投入指标来衡量它们各自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择六个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来做实证分析,并以此与成都市的实证分析做比较。
  (5)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分析得出成都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在集成创新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现阶段科学技术消化再创新方面能力较弱,其实这就是成都市科技创新方面的短板,是现阶段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依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采取加强产学研结合等相关措施,以提高科技成果的消化再创新能力,使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