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赣东北灵山斑状花岗岩体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
【6h】

赣东北灵山斑状花岗岩体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选题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A型花岗岩研究现状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3 技术路线及分析方法

1.4.4 论文工作计划与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构造单元划分

2.1.2 断裂特征

2.1.3 褶皱特征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岩浆岩概述

第3章 岩体地质特征及岩相学特征

3.1 岩体地质产状

3.2 岩体主要岩石类型

3.3 岩相学特征

第4章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4.1 常量元素特征分析

4.2 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4.3 稀土元素特征分析

4.4 矿物化学特征分析

4.4.1 黑云母

4.4.2 长石

第5章 讨论

5.1 岩石成因类型与源区特征分析

5.2 构造环境及源区

5.3 灵山环斑花岗岩体成因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路线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对灵山斑状花岗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进而探讨了岩石形成的物质来源和构造背景。
  灵山岩体主要岩石类型有:细粒黑云母角闪花岗岩、细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粗粒角闪黑云母花岗岩和粗粒环斑状角闪黑云母花岗岩,偶见大脉状晶洞碱长花岗岩、岩瘤状花岗斑岩。接触变质带宽窄不一,以角岩化为主,局部呈弱硅化和矽卡岩化。岩相学特征显示,灵山斑状花岗岩的长石含量较多,约占45%-65%,斜长石含量约为25%-35%,聚片双晶明显,部分具卡钠联晶,环带结构较为发育,岩体冷却结晶过程中受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矿物化学特征显示,灵山岩体中钾长石Or分子端员为60.04~84.45,以正长石为主;斜长石Ab分子端员为73.69~76.61,An=19.93~23.15,为更长石,环带结构发育;二长石温度计显示,长石固溶体分离的下限温度(长石平衡时的温度)为437.5和433.7℃;黑云母具富铁、富钾、低镁,贫钠的特征,为高铁黑云母。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灵山岩体的SiO2含量在68.74~76.64%之间,平均为73.09%,具富硅特点,Al2O3在12.22%~14.58%之间,表现出高铝特点;(Na2O+K2O)值在8.09%~9.44%,全碱含量较高;K2O/Na2O比值为1.07~1.70,岩石铝饱和指数(A/CNK)为0.95~1.2,岩石里特曼指数为1.99~3.02,总体表现富碱高钾的特点,属高铝高钾碱性岩石;富集Rb、Th、U、Nd和Zr等元素,相对富集Ta、Hf、Y、Yb和La等元素,亏损Ba、Sr、P和Ti等元素。P、Ti等不相容元素的亏损特征;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REE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负铕异常明显;结合微量元素特征的系列图解分析表明,岩体经历高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深部流体作用参与了成岩过程中的交代蚀变。
  通过相关系列图解辨别,显示灵山斑状花岗岩体为A型花岗岩,构造环境为陆内非造山环境。
  结合前人资料与自己野外调查,综合研究认为,灵山斑状花岗岩体的形成与大陆地壳的演化密不可分。该区域在经历过印支构造运动后,到进入燕山早期时,区域由挤压的动力学环境逐渐开始向拉张环境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燕山中-晚期时,该区的岩石圈开始不断伸展并逐渐减薄,从而引起了地幔上隆,地幔部分熔融的玄武质岩浆开始底侵地壳,触发深部地壳岩石发生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玄武质岩浆与地幔流体以不混熔的方式混入其中。随着岩浆的上升,地幔流体也不断上升,并在花岗质岩浆的结晶过程中对其进行交代作用,而后岩浆冷却结晶不断地进行分异和演化,形成了现在的灵山斑状花岗岩体。

著录项

  • 作者

    唐正;

  •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 学科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显凡;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588.121;
  • 关键词

    花岗岩; 灵山岩体; 岩相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