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西铜山-船坑中酸性侵入岩成岩机制与成矿潜力探讨
【6h】

江西铜山-船坑中酸性侵入岩成岩机制与成矿潜力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与成矿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构造单元划分

2.1.2 断裂特征

2.1.2 褶皱特征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石

2.3.1 岩浆岩概况

2.3.2 变质岩概况

2.3.3 主要含矿沉积建造

2.4 区域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概述

2.4.1 区域地质演化

2.4.2 区域成矿作用

3.1 岩石分布特征

3.2 岩石学特征

3.2.1 石英闪长玢岩

3.2.2 花岗闪长斑岩

3.2.3 闪长玢岩脉和隐爆角砾岩

3.3 岩浆期次划分

第4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特征

4.2 微量元素特征

4.3 稀土元素特征

4.4 岩石地球化学分类

第5章 成岩机制与成矿潜力探讨

5.1 成岩时代讨论

5.2 成岩机制探讨

5.2.1 源区特征及成岩机制

5.2.2 成岩构造背景

5.3 岩石含矿性分析

5.3.1 岩石蚀变特征

5.3.2 围岩蚀变特征

5.3.3 岩石含矿性分析

5.4 成矿潜力探讨

5.4.1 岩石成矿条件分析

5.4.1 岩石成矿潜力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铜山-船坑中酸性侵入岩产出于钦杭结合带东段,华夏板块北西缘,位于萍乡-广丰-江山-绍兴超壳深大断裂带北西侧。研究区围岩地层单一,主要发育北东向断裂,三叠系地层经印支期运动发生褶皱,形成一系列倒转背、向斜复式褶皱。
  铜山-船坑中酸性侵入岩岩石类型主要有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斑晶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和碱性长石,以及极少量黑云母或石英斑晶;基质成分主要由微晶长英质矿物和隐晶质物质组成。花岗闪长斑岩:斑晶主要由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组成,角闪石和黑云母含量较少;基质为全晶质,主要由石英和长石微细晶组成。
  石英闪长玢岩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中先于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成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有明显的岩相分异界线;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的石英闪长玢岩一侧发育烘烤硅化边;可见花岗闪长斑岩脉穿插进石英闪长玢岩脉中;两者接触带的构造作用仅使石英闪长玢岩组成矿物发生变质变形现象。
  铜山-船坑中酸性侵入岩具有类弧型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广义的钙碱性性偏铝质-过铝质花岗岩系列,高CaO、K2O和低Na2O,A/CNK值小于1.1,里特曼指数(σ)小于1.8;富集Rb、Ba、Th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F),强烈亏损Ta、Nb和Ti等高场强元素(HFSE);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无明显Eu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为向右陡倾型。
  铜山-船坑中酸性侵入岩为埃达克质Ⅰ型花岗岩类。原生岩浆为增厚下地壳物质角闪榴辉岩重熔形成,“继承”了新元古代形成的弧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位于地壳50km以下,残留相主要为角闪石,其次为石榴石,并且有稳定的金红石残留相。MgO#值总体偏低(平均为0.41),且MgO、Ni和Cr含量总体较低,FeO/MgO值较高,表明原生岩浆受地幔橄榄岩混染极少;同时略高于大陆地壳的Nb/Ta值(平均为13.8),表明重熔岩浆有地幔物质的加入。
  在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挤压构造体系的挤压松弛阶段,增厚下地壳部分重熔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在穿越上地幔的过程中加入了极少量地幔物质后,“壳幔混源”岩浆沿萍乡—广丰—江山—绍兴超壳深大断裂向地表运移,在地表浅部沿北东-南西向断裂和褶皱构造系统以及岩层脆弱面分流侵位,最终形成了铜山-船坑中酸性侵入岩带。
  铜山-船坑中酸性侵入岩成岩年龄为171±1.6 Ma(n=15,MSWD=0.16)与德兴铜矿成矿岩体成岩年龄171±3 Ma基本一致,两者有相似的原生岩浆来源,均为埃达克质Ⅰ型花岗类,都具有类弧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而且中酸性侵入岩Cu、Mo、Zn等元素含量远高于背景值,主要来源于成岩原生岩浆,这也与德兴铜矿成矿物质来源相似。说明研究区中酸性侵入岩有良好的含矿性。铜山-船坑地区基本具备了斑岩型铜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岩浆运移通道、导矿和容矿空间以及围岩条件等因素,成矿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