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川中泥盆统金宝石组渗滤豆发育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6h】

北川中泥盆统金宝石组渗滤豆发育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渗滤豆和微生物岩研究现状

1.2.1 渗滤豆研究现状

1.2.2 微生物岩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及演化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金宝石组下段

2.2.2 金宝石组上段

2.2.3 观雾山组

2.3 沉积体系特征

2.4 层序地层学特征

第3章 渗滤豆的发育特征

3.1 渗滤豆的产出位置

3.2 渗滤豆的内部结构

3.3 渗滤豆的成分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4.1.1 样品处理

4.1.2 分析方法

4.2 结果和认识

4.2.1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4.2.2 碳、氧同位素特征

4.2.3 有机碳(TOC)总量特征

4.2.4 锶同位素特征

第5章 渗滤豆形成环境及其成因机制

5.1 渗滤豆的成因

5.2 渗滤豆的形成环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岩石薄片、有机碳总量、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X-衍射、微量及稀土元素等分析测试方法,对渗滤豆的内部结构及其核心和包壳层的碳氧同位素特征、锶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核心及渗滤豆尺寸等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渗滤豆围岩、围岩中的生物化石及飞仙关组鲕粒灰岩等样品进行对比,确定其核心与包壳为不同沉积时期不同流体环境的产物,北川泥盆系金宝石组顶部渗滤豆层既非巨鲕、亦非核形石,而是大气淡水淋滤的结果。渗滤豆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的过渡环境,其包壳中可见大量葛万藻丝体,包壳中TOC含量可达0.1%,同时包壳中有机碳同位素值出现极大负偏,反映渗滤豆的形成与微生物的活动存在密切联系,属于微生物岩的范畴。渗滤豆的形成需要含有生物碎屑的富有机质泥岩、暴露并遭受大气水的淋滤作用、微生物围绕生物碎屑核心的生长等环境条件,渗滤豆在垂向上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靠近暴露面,渗滤豆包壳越厚,而远离暴露面,渗滤豆包壳逐渐变薄甚至完全消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