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西中-北段中三叠统雷四3亚段储层特征
【6h】

川西中-北段中三叠统雷四3亚段储层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以及存在主要问题

1.2.1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1.2.2 储层新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3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 单井岩性特征

3.1.1 羊深1井

3.1.2 鸭深1井

3.2 剖面岩性特征

3.2.1 马鞍塘剖面

3.2.2 马角坝剖面

3.3 川西中-北段雷四3亚段岩石学特征对比

第4章 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4.1 实验样品选取及误差分析

4.2 碳、氧同位素实验结果

4.3 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第5章 沉积微相特征

5.1 蒸发台地相

5.2 局限台地相

6.1 孔隙类型

6.1.1 微生物白云岩型储层

6.1.2 颗粒白云岩型储层

6.1.3 晶粒白云岩型储层

6.2 储层物性特征

6.2.1 孔隙类型

6.2.2 孔渗分布特征

6.2.3 雷口坡组储层岩心孔渗分布与微生物岩类型的关系

第7章 成岩作用

7.1 建设性成岩作用

7.1.1 白云石化作用

7.1.2 溶蚀作用

7.1.3 构造破裂作用

7.2 破坏性成岩作用

7.2.1 压实作用

7.2.2 胶结作用

7.2.3 充填作用

7.3 成岩序列

7.4 孔隙演化

第8章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8.1 原始沉积控制了储层发育的基础

8.2 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必要条件

8.3 溶蚀作用是进一步改善储层的关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碳酸盐岩储层一直是油气勘探领域的热点难点,良好的储集空间使其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较强的非均质性又使其成为勘探的难点。随着中石化在四川盆地西部地区连续几口探井的勘探取得突破,使川西地区一时成为勘探热点地区,对该地区地质规律的解析对日后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地区资料搜集、野外剖面实测、典型钻井取心等手段收集了大量岩石样品,并制备了大量岩石薄片,经过大量的岩石薄片鉴定,对研究区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特征、以及成岩作用特征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对野外剖面的宏观把握、取心井的纵向岩性序列特征和中北段的储层横向差异性对比,试理清川西中北段地区雷四3亚段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特征、储层特征、储层成岩作用以及探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希望对后来的勘探起到一定作用。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通过对川西中段羊深1井和鸭深1井岩心及薄片的观察,川西中段雷四3亚段储层岩性以微生物白云岩、粉晶白云岩为主,少量砂屑白云岩;川西北段雷四3亚段以粉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为主。⑵研究区在雷口坡期受周边古陆和水下古隆起区限制,其特征为水体浅、盐度大、地形平缓。根据四川盆地中西部雷口坡组的沉积相特征和标志,以及区域大地构造和古地理背景分析,研究区雷口坡组沉积相主要为碳酸盐蒸发台地和局限台地相,细分为蒸发潮坪、云坪、膏云坪等十一个微相。⑶川西中段的储层以微生物白云岩为主,主要孔隙为微生物格架孔和膏溶孔,孔隙度2~8%,其次为粉晶白云岩,孔隙为晶间孔,孔隙度2%。川西北段储层以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孔隙类型为晶间孔,岩石面孔率2%。⑷川西中北段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成岩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和充填作用。⑸对比川西中北段的储层发育的不同,发现储层的发育明显受相控,原始沉积对川西中段储层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后期溶蚀改造更是锦上添花,而川西北段相比中段已经产生了相变,储层明显变差,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使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