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洛扎地区构造特征分析
【6h】

西藏洛扎地区构造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

2.2 区域构造概况

2.3 区域地层概况

2.4 岩浆岩及变质岩

2.4.1 岩浆岩

2.4.2 变质岩

第3章 洛扎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3.1.1 洛扎断层特征分析

3.1.2 洛扎地区正断层特征分析

3.1.3 洛扎地区逆断层特征分析

3.2 节(劈)理特征分析

3.3 褶皱特征分析

第4章 构造年代学研究

4.1 石英ESR测年分析

4.2 包裹体实验分析

4.3 综合年代学分析

第5章 洛扎地区应力序列与构造演化

5.1 洛扎地区应力序列分析

5.2 洛扎地区构造演化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西藏洛扎地区属于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喜马拉雅地块,处于拉轨岗日被动陆缘盆地和北喜马拉雅碳酸盐台地的分界线,经历了亚洲大陆和印度大陆汇聚碰撞、藏南拆离运动。该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较为复杂且有多金属矿床存在。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仍有问题存在。
  本文通过对洛扎县周边地区进行构造特征分析,该研究区内断层主要为砂岩、板岩、岩体中发育的正断层和大角度逆冲断层。褶皱主要是受挤压运动形成的褶皱以及韧性伸展运动形成的柔流褶皱。节(劈)理分为受力方向不同的两类,一类是受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形成,另一类是受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形成。结合石英测年和包裹体实验,并综合前人对该研究区的地质研究将洛扎地区的应力演化进行如下划分。第一期:古近纪时期的挤压运动,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主要表现为主脆性断层里面的逆冲遗迹;第二期:中新世发生的韧性伸展运动,主要表现为砂岩、板岩、片岩和片麻岩内部矿物的定向排列,以及残留的早期出现的层内流动,主韧性断层的向北流动;第三期:中新世之后受的挤压运动,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主要表现为花岗岩体中的陡倾劈理,板岩和砂岩中产生的节(劈)理伴随有早期方解石填充;第四期:中新世之后的挤压运动,主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向,主要表现为在岩体、板岩和砂岩中形成的节(劈)理切割了第三期的劈理(北东-南西向主应力),由石英脉填充;第五期:中新世之后发生的挤压运动,主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向,主要活动表现为中新世花岗岩体中发育的较陡的逆冲断层;第六期:上新世到第四纪发生的拉张运动,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的拉张,主要正断活动表现为脆性断层中的正断活动,砂岩、板岩以及中新世岩体中的正断活动,且有部分正断性质的节理切割早期劈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