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辛油田辛15及周缘区块沙二段下亚段稳矿砂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6h】

东辛油田辛15及周缘区块沙二段下亚段稳矿砂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层特征

第3章 小层划分与对比

3.1 砂层组划分与对比

3.2 小层的划分

3.2.1 标准地层层序建立

3.2.2 标志层的确定

3.2.3 小层的划分

3.3 小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3.4 小层地层格架

第4章 沉积微相类型及基本特征

4.1 区域沉积环境概述

4.2 沉积微相标志

4.2.1 古生物标志

4.2.2 岩性相标志

4.2.3 粒度标志

4.2.4 测井相标志

4.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4.3.1 水下分流河道

4.3.2 河口坝

4.3.3 席状砂

4.3.4 远砂坝

4.3.5 水下分流间湾

第5章 沉积微相展布与演化

5.1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5.2 连井剖面沉积微相分析

5.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5.3.1 沙二段下亚段稳矿4砂层组

5.3.2 沙二段下亚段稳矿3砂层组

5.3.3 沙二段下亚段稳矿2砂层组

5.3.4 沙二段下亚段稳矿1砂层组

5.4 沉积微相演化特征

第6章 微相控制下的砂体叠置关系与组合样式

6.1 河口坝砂体边界识别

6.2 砂体组合样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东辛油田是胜利油田的发源地,其辛15断块是东辛油田的一个重要产油区块,属于高含水复杂断块油气田,但该地区小层划分和对比尚待开展,且小层级别的沉积微相的时空分布及其相关储集砂体展布规律尚待揭示。
  本论文以地震地层学、测井地质学和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对东辛油田辛15及周缘区块沙二段下亚段稳矿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区域小层对比格架,并对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与演化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重建了东辛地区沙二段下亚段稳矿砂组沉积模式。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认识:
  (1)对该区沙二下亚段稳矿砂组进行了小层划分与对比,共划分出22个小层,建立了辛15及周缘地区小层对比格架。
  (2)根据东辛油田辛15及周缘区块的岩性、构造、化石、沉积微相、相序结构等特征,认为辛15及周缘地区沙二下亚段稳矿砂组发育滨浅湖背景下的三角洲前缘沉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类型。
  (3)系统总结了各沉积微相类型的综合特征,建立了东辛油田辛15及周缘区块沙二段稳矿砂组主要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和岩—电对应关系。
  (4)运用点—线—面的研究思路,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沙二段稳矿砂组小层级别的沉积相时空分布规律,系统揭示了湖平面升降变化下的不同沉积微相组合样式和演化。
  (5)总结辛15及周缘地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5种边界标志,通过砂体边界识别和单砂体形态刻画,提出了两大类砂体拼接组合样式,即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拼接组合样式,以及单一河口坝之间的垂向组合样式,其中后者可进一步识别出河口坝的坝主体与坝主体拼接、河口坝的坝主体-河口坝的坝缘-河口坝的坝主体的拼接样式、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拼接等组合样式。
  研究提高了该地区小层划分精度,提升了沉积微相时空研究精度,为该区油气挖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而砂体的拼接样式将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