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强边水小油藏井网优化研究——以排8区块为例
【6h】

强边水小油藏井网优化研究——以排8区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论依据及目的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

2.1 开发层系及小层对比

2.1.3 小层对比

2.2 油藏构造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 储层分布

2.3.2 储层物性

2.3.3 储层非均质性

2.4 流体性质

2.4.1 地层水性质

2.4.2 原油性质

2.4.3 温压系统

第3章 地质建模及储量核算

3.1 三维网格设计

3.2 层系构造建模

3.2.1 属性参数建模

3.2.2 储量核算及评价

第4章 开发动态分析及采收率评价

4.1 生产现状

4.2 油藏生产特征

4.2.1 生产能力

4.2.2 产量变化情况

4.2.3 递减分析

4.3 含水率及水线推进

4.3.1 含水率

4.3.2 水线推进

4.4 边水能量评价

4.4.1 实测数据分析

4.4.2 压降法边水能量评价

4.4.3 水侵量法边水能量评价

4.4.4 驱动指数边水能量评价

4.5 采收率预测

4.5.1 经验公式法计算采收率

4.5.2 排8区块采收率预测

4.6 区块总体评价

第5章 油藏数值模拟

5.1 模拟器及网格系统

5.2 油藏岩性及流体参数

5.3 模型拟合情况

5.3.1 模型储量拟合

5.3.2 排8区块拟合情况

5.4 初始饱和度及储量分布

第6章 井网优化设计

6.1 合理井网密度

6.2 直井井距、排距的确定

6.2.1 直并井距与采出程度

6.2.2 直井排距与采出程度

6.3 初期日产油能力计算

6.3.1 直井初始日产油计算

6.3.2 水平井初始日产油计算

6.4 合理水平段长的确定

6.5 水平井井距、排距的确定

6.5.1 水平井井距与采出程度

6.5.2 水平井排距与采出程度

6.6 近边水生产井井型的确定

6.7 混合井网井距、排距的确定

6.8 井网优化方案

6.8.1 全直井方案

6.8.2 全水平井方案

6.8.3 混合井网方案

6.8.4 最优井网方案的筛选

6.9 强边水小油藏井网优化总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春光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和塔城地区之间,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西侧隆起及车排子凸起东部之间。该油田油藏含油面积小、高孔高渗、边水能量充足,都是强边水小油藏,所以可以将油水边界外视作注水井排,在井网部署时不采用注采井网。
  通过对春光油田多个区块的生产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区块水淹严重、开发效果不好。经查阅国内外文献认为是井网部署随意性大,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井网设计造成的。
  本文以春光油田里的排8区块为例,使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生产井类型、井距、排距、初始产油量等进行合理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井网优化方案的设计。而井网优化方案包含全直井方案、全水平井方案、混合井网方案三大类。
  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对井网优化方案进行生产预测,通过比较三大类方案和实际方案的累产油、采出程度、最终采收率等参数并结合经济评价,筛选出最合理的方案是混合井网方案。再根据最优井网方案部署规则、思路和特点,进行强边水小油藏井网优化总结,以此为今后类似油藏的井网部署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