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风险的话语建构:专家、媒介与公众的互动机制研究
【6h】

公共风险的话语建构:专家、媒介与公众的互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理论意义

1.2.2 选题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难点与创新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现状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1 研究趋势

2.2.2 研究空间

第3章 风险与不确定性

3.1 风险的概念内涵

3.2 风险的不确定性

3.2.1 研究中的技术不确定性

3.2.2 科学论述中的不确定性

3.2.3 不确定性总述

第4章 公共风险传播中的三元主体

4.1 风险传播要素:风险主体与科学不确定性

4.2 公共风险传播中的专家

4.3 公共风险传播中的媒介

4.3.1 媒介的议程设置影响力

4.3.2 媒介的专业化需求

4.3.3 媒介在风险不确定中的建构方式

4.3.4 媒介风险建构的影响

4.4 公共风险传播中的公众

4.4.1 公众在风险传播中的形象

4.4.2 公众的风险认知逻辑

4.5 风险传播小结

第5章 公共风险话语中的冲突

5.1 两种风险认知的冲突

5.2 新媒介时代公众议程的崛起

5.3 风险的社会放大

5.4 新时代的公共风险冲突

第6章 从转基因食品看新媒介风险互动中的“三元话语”

6.1 “三元话语圈”互动模型

6.1.1 三元话语特质

6.1.2 三元话语互动机制

6.1.3 三元话语互动特征

6.2 “三元话语圈”中各方话语框架分析

6.2.1 媒介的话语框架

6.2.2 公众的话语框架

6.2.3 专家的话语框架

6.3 公共风险事件中的议程建构

6.3.1 媒介转基因传播议题建构策略

6.3.2 公众转基因传播议题建构的策略

第7章 公共风险话语情境下合意空间的达成途径

7.1 专家达成合意空间的途径

7.1.1 重视社会的风险认知需求

7.1.2 管理风险的不确定

7.1.3 参与风险沟通

7.2 媒介达成合意空间的途径

7.2.1 处理风险的不确定性

7.2.2 使用新媒介

7.3 公众达成合意空间的途径

7.4 合意空间的达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上世纪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风险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社会价值基础与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现代风险已经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升温的风险沟通和话语事件,沟通参与方中出现了“运动式”的争夺,不仅无法达成共识,寻求解决方式,还会引发风险放大,造成社会矛盾,形成信任鸿沟。风险话语冲突频发,致使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了社会对抗,暴露了现有风险传播与公众风险参与机制的缺陷。在高涨的风险议题中,揭示各方话语的背后驱力与互动机制,帮助各参与方进行良好的沟通,理性处理风险事件,减少社会冲突,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所在。本文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风险沟通参与方中各方的话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还原各方话语动因,勾勒其风险话语框架,并建立三元互动模型,以指导各方在风险社会语境下的话语行为。论文首先介绍了风险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特征——风险的科学不确定性,交代了不确定性在风险中存在的重要意义。其次,明确了风险参与沟通方——专家、媒介与公众作为风险社会的“三元”认知主体,在风险沟通过程中,分别对风险信息进行何种处理与内化。第三,基于对各个沟通主体风险认知的还原,论文系统地阐述了在两种风险认知与新媒介崛起的背景下,社会因风险信息放大而产生的话语冲突,以及风险沟通面临的新挑战。第四,结合转基因食品安全这一事关最广泛的公众利益的公共风险案例,具体分析在新媒介时代下,各个认知主体“元”间的话语框架与特点,从而建构了新媒介时代的三元风险沟通模型。最后,讨论这一模型中的“三元主体”,在风险互动中如何落实行之有效的沟通策略,将对重视公众感知,提高风险沟通能力,正视风险的不确定性,抵达风险社会沟通中的“合意空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