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云南省云龙县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6h】

云南省云龙县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2 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3 社会环境

2.3.1 社会经济

2.3.2 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云龙县城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3.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2 典型灾害分析

3.2.1 狮尾河泥石流

3.2.2锁里场箐泥石流

3.2.3 诺邓河泥石流

3.2.4 沘江右岸1号滑坡

3.2.5 沘江右岸2号滑坡

3.3 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

3.3.1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3.3.2 泥石流灾害成因机制

3.3.3 滑坡灾害成因机制

第4章 云龙县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定性评价

4.1.1 滑坡危险性定性评价

4.1.2 泥石流危险性定性评价

4.2 基于FLO-2D数值模拟泥石流治理前危险性评价

4.2.1 FLO-2D模拟泥石流原理

4.2.2 泥石流数值模拟

4.2.3 云龙县城各泥石流沟治理前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4.2.4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4.2.5 泥石流治理前危险性模拟结果

4.2.6 地质灾害治理前危险性评价结果

4.3 治理工程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4.3.2 单点泥石流沟治理工程治理效果评价

4.3.3 云龙县城各泥石沟治理后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4.3.4 泥石流治理后危险性模拟结果

4.3.5 地质灾害治理后危险性评价结果

第5章 云龙县城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5.1 易损性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

5.1.1 人口密度

5.1.2 土地覆盖类型

5.2 权重确定及等级划分

5.3 易损性评价结果

第6章 云龙县城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6.1 评价模型及方法

6.2 风险评价结论

结论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滇西澜沧江纵谷区。县城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变化大,侵蚀切割强烈,软弱岩体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十分发育。严重制约着云龙县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近年来,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威胁,云龙县城开展一系列防治工程,效果明显。但受控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灾害问题依旧严重。因此开展云龙县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可为云龙县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城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针对云龙县城城区地质灾害的特点,结合详细的现场调查,通过分析云龙县城城区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发育特征、形成条件、成因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结合既有的治理工程现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开展云龙县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主要成果如下:
  (1)野外调查表明,研究区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发育,云龙县城城区共发育3条沟谷型泥石流和两处滑坡。狮尾河泥石流冲刷强烈,支沟发育,主沟和支沟切割均较深,形成大量滑坡、坡面滑塌和潜在不稳定斜坡,固体物源量丰富,极易暴发大型泥石流。锁里场箐泥石流流域内全风化层厚度较大,松散固体物质来源主要为两岸崩滑类,老泥石流堆积体和泥石流沟床堆积物,但沟中下游较宽缓,且沟道较顺直,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小;诺邓河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主要为滑坡、崩塌和沟道堆积物,其中松坡地大滑坡,在较大暴雨、洪水和泥石流的冲刷作用下,具有突滑到诺邓河,形成堵溃性泥石流的可能。沘江右岸1、2号滑坡均属蠕滑拉裂型滑坡,均发育于第三系果郎组地层。其中,沘江右岸1号滑坡堆积体方量为256.6万m3,滑坡发生时滑体堵塞沘江河道,经现场访问调查,近期未发现新变形迹象,整体基本稳定。沘江右岸2号滑坡堆积方量达176.8万m3,经实地调查,滑体基本稳定,未见变形迹象。
  (2)通过分析云龙县城城区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发育特征、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对区内三条泥石流的活动强度进行研究。首先对云龙县城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定性评价,然后基于FLO-2D数值模拟软件,对治理前后不同频率降雨情况下,模拟得到泥深、流速、堆积范围三个重要参数,并选用泥深、泥深与流速乘积,作为危险性划分依据。在Arcgis软件中得出云龙县城治理前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降雨频率P=5%时,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无危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6.09%、3.14%、2.74%、88.03%;降雨频率P=2%时,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无危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7.08%、5.44%、2.62%、84.86%;降雨频率P=1%时,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无危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8.41%、6.89%、4.87%、79.83%。
  (3)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治理工程后危险性做出评价。降雨频率P=5%时,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无危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41%、3.22%、1.33%、92.04%;降雨频率P=2%时,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无危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50%、3.75%、2.12%、89.63%;降雨频率P=1%时,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无危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6.46%、4.79%、3.00%、85.75%。表明治理工程效果显著,危险性在各降雨频率下均降低,但仍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4)基于人口密度和土地覆盖类型两个指标进行云龙县城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获得研究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结果,分为高易损区、中易损区、低易损区3类,其面积分别占比为21.95%,21.86%,56.19%。
  (5)基于云龙县城地质灾害治理后危险性评价和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运用Arcgis将这两个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得出的云龙县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在2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无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0.49%、6.09%、1.38%、92.04%。在5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无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0.80%、7.66%、1.91%、89.63%。在10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无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34%、10.54%、2.36%、85.7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