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偏移到零炮检距处理方法(DZO)及其应用
【6h】

反偏移到零炮检距处理方法(DZO)及其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前言

1常规处理中的问题

2 DMO技术的发展

3反偏移到零炮检距(DZO)

二、 DZO处理流程模块分析

1 DZO处理流程

2动校正(NMO)技术及常规速度分析

3倾角时差校正(DMO)简述

4共偏移距剖面的时间偏移

5共成像道集的速度分析和叠加

6反偏移到零炮检距

7叠后深度偏移

三、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

1反偏移处理结果

2理论模型的处理

3实际资料的处理

四、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展开▼

摘要

地震处理中广泛使用的DMO技术不适合速度变化较大并有较陡倾角同相轴的地区。而MZO方法的计算费用很高且对速度模型敏感。我们在本文中讨论的DZO方法,基本上不需要速度模型,在速度变化大和有陡倾角同相轴的地区它能给出较DMO好的叠加效果,该方法是数据驱动的,根据偏移后的速度分析提供初始速度模型,是隐式的MZO,数据是叠前的偏移数据,对数据进行叠加和反偏移就可以生成未偏移的叠加剖面。因此这种方法称为反偏移到零偏移距的DZO法。如果有一个有效的速度模型,那么DZO就能改进大倾角反射的叠加效果。DZO的优势有:它对速度不敏感,可以为叠前深度偏移提供速度模型。另外能改善零偏移距剖面的成像。使偏移后的数据通过偏移距重新组合成比较真实的共反射点(CRP)道集,再对CRP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后,实现共反射点叠加和反偏移,得到叠加剖面。较MZO而言计算工作量小,更经济实用。本文介绍了其原理和在速度分析方面的应用,我们对理论记录和某地区的一条2维地震实际资料的进行了处理,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实用的。

著录项

  • 作者

    张炘;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 学科 应用地球物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在田;
  • 年度 199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31.443;
  • 关键词

    零炮检距; 地震处理; 反偏移处理; 速度模型; 叠加效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