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府全过程监管研究
【6h】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府全过程监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绪论

0.1基本概念界定

0.2研究背景

0.3研究意义

0.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0.5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1章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事业的民营化改革与监管现状

1.1城市基础设施的民营化改革

1.1.1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1.1.2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理论背景

1.1.3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基本模式

1.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民营化改革及其障碍分析

1.2.1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传统体制及其弊端

1.2.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三步走战略

1.2.3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障碍分析

1.3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改革与政府监管滞后的矛盾分析

1.3.1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1.3.2我国现行基础设施监管体制的主要问题

1.3.3政府监管变革: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成功的关键

附一:泉州刺桐大桥—国内首例民营BOT项目处境尴尬

附二:政府失信案例—长春汇津污水处理厂:”洋水务”的”长春官司”

第2章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政府监管的文献与实践研究综述

2.1城市基础设施及其政府管制理论的研究综述

2.1.1自然垄断理论及其评述

2.1.2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理论综述

2.1.3国内研究的状况和发展动态

2.2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政府监管的国外实践考察

2.2.1美国的产业监管模式

2.2.2英国的产业监管模式

2.2.3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监管模式

2.3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基本经验

2.3.1北京模式

2.3.2深圳模式

2.3.3上海模式

第3章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政府监管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分析

3.1管制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基础设施的政府监管

3.1.1政府的经济性监管

3.1.2政府的社会性监管

3.2项目管理视角下城市基础设施的政府监管

3.2.1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含义

3.2.2基础设施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方式

3.3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政府监管的系统认识

3.3.1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系统观

3.3.2基础设施政府监管体系的霍尔结构分析与拓展

3.4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政府监管的博弈分析

3.4.1城市基础设施监管中各方的博弈关系

3.4.2政府部门与被监管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设计

3.4.3政府与被监管企业博弈过程的激励的可信性分析

3.5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政府监管的成本效益分析

附一:成本收益分析在美国政府监管体制的应用

第4章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府监管框架

4.1我国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的法规监管体系概述

4.1.1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法律规范体系概述

4.1.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管理的现有相关法规

4.2基于特许经营合同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监管体系分析

4.2.1基于特许经营合同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监管优势分析

4.2.2基于特许经营合同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监管劣势分析

4.3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改革的目标设计

4.4民营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改革的框架设计

4.4.1民营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提供框架

4.4.2民营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的政府监管基本框架

4.5基于全过程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制度设计

4.5.1基于全过程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制度的基本特征

4.5.2城市基础设施监管的主体组成与相互关系

4.5.3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基本内容

4.6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制度改革的阶段性分析

第5章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准入与退出监管

5.1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实施准入与退出监管的必要性

5.1.1马歇尔困境与有效竞争

5.1.2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结构特征

5.1.3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准入与退出障碍分析

5.2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准入监管的基本方式与内容

5.3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市场结构监管

5.4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项目投资准入监管

5.4.1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与特许权经营制度的缺位

5.4.2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下社会企业的投资进入规范

5.4.3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招标中竞争问题

5.4.4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招标资格审查

5.5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移交监管

5.6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项目风险监管

5.6.1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项目风险识别

5.6.2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项目风险分担机制设计

5.6.3分担机制下政府风险监管的主要内容

附录一:上海市水务的产业化改革进程

附录二:上海市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的招商过程

第6章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建设监管

6.1我国建设项目的政府管理体制概述

6.1.1我国建设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

6.1.2我国建设质量的政府监督管理体制

6.1.3我国现行建设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机制

6.2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项目的建设管理分析

6.2.1社会资金项目的建设管理方式

6.2.2政府资金项目的建设管理方式

6.2.3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民营化项目的建设监督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6.3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下政府监管部门建设监管的基本定位

6.4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部门建设监管的重点对象分析

6.4.1政府监管的基本平台: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监管信息系统

6.4.2民营化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点监管模式

第7章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运营监管

7.1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项目的设施维护监管

7.1.1城市基础设施运营阶段的设施监管的意义

7.1.2城市基础设施缺乏维护的原因分析

7.1.3民营化后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监管的基本考虑

7.2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项目的服务与产品监管

7.2.1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项目的普遍服务义务监管

7.2.2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项目的服务与产品的质量监管

7.3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项目的服务价格监管

7.3.1城市基础设施价格监管的理论分析

7.3.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价格监管的现实问题与建议

7.3.3价格监管案例分析:上海城市排水费的调价

7.4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项目的社会性监管

附一:管辖权扯皮灯能亮多久—新华路隧道路灯终于亮了,但维修费无人埋单

附二:焦点时评:物价局被审计局打了耳光得有个说法

第8章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下政府监管改革的现状与改革建议-以上海为例

8.1案例一:上海水务行业—国有垄断体制下的竞争引入与监管改革

8.1.1上海国有供排水企业的竞争改革

8.1.2上海水务项目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8.1.3上海水务项目管理模式的代建制改革

8.1.4目前上海水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8.2案例二:上海公共交通行业—非特许经营的公交经营权的管理体制

8.2.1上海市公交行业经营权的管理制度现状

8.2.2上海市公交行业经营权的管理制度的问题

8.3案例三:上海市政公路行业-基于BOT、TOT等模式的民营化与项目监管

8.3.1上海市政公路工程项目的特许经营发展历程

8.3.2上海政府对市政特许经营项目的主要监管措施

8.3.3目前上海市政特许经营项目的政府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4民营化进程中未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考

8.4.1未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8.4.2未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旌政府监管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8.4.3未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8.4.4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政府监管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各地在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实践中,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种融资方式,以解决当地政府在基础设施投入上的巨大资金缺口。本文认为,民营化本质上是一种未来政府公共管理的全新模式,民营化改革的最大障碍在于政府自身。如何构建适应于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政府监管体制和监管机制,是确保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民营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保证。本文从政府管制经济学和项目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府全过程监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民营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等自然垄断类行业的政府监管改革框架建议;(2)设计了民营化背景下基于全过程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制度的初步模型;(3)分析了当社会资本进出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时,从准入、建设、运营到退出各个阶段政府监管的基本对象和主要内容;(4)结合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分析了上海水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公交领域的经营权出让和市政领域的BOT监管中的成功经验与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今后上海市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进程中政府如何进一步构建合理的监管制度给出了政策建议,并指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1)跳出投融资的局限,从公共管理改革的高度来研究城市基础设施的民营化,汲取系统管理的思想,研究政府的监管机制与框架,以公共管理改革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民营化,以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府监管改进促进政府公共管理改革;(2)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政府全过程监管的系统研究,为政府从直接生产向间接管理的角色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的实例借鉴,更好地明确政府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但又不同于宏观政策的调控责任,明确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明确政府监管的合理范围和有效途径,为从中观层面上在各领域建立一整套政府监管体系、配置合理的政府各部门的管制权提供参考;(3)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中民营资本从进入到退出城市基础设施事业的各个阶段进行政府监管的研究,有助于政府与社会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同时,通过对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的模式实现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供给研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提供了第三条道路。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公私合作,政府全过程监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