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匠作·匠场·手风——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调查研究
【6h】

匠作·匠场·手风——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融入当代意义的传统匠作文化

上篇: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调查第2章滇南“一颗印”民居营造匠意

2.1营造策划

2.2营造程序

2.3匠作口风及其地区差异

2.4匠作技艺传承

2.5本章小结

上篇: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调查第3章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从匠意向匠作的转换

3.1尺度系统

3.2用材制度

3.3划线符号系统

3.4屋面水分

3.5常用榫卯

3.6抗震构造

3.7本章小结

上篇: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调查第4章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

4.1工具谱系、制作与传说

4.1.1常用度量与划线工具

4.1.2常用大木匠作工具

4.1.3滇南特有匠作工具:榫板与铅板

4.2构件加工

4.2.1构件的一般加工程序

4.2.2某些构件的具体加工方式

4.2.3滇南匠作说法与算法拾遗

4.3试装与立房

4.3.1试装

4.3.2立房

4.3.3飘梁

4.3.4梁架校正

4.3.5钉椽子

4.4本章小结

上篇: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调查第5章滇南“一颗印”民居营造仪式与禁忌

下篇:滇南“一颗印”民居营造研究第6章滇南“一颗印”民居营造的社会文化分析

下篇:滇南“一颗印”民居营造研究第7章建筑生产方式转型与滇南民居的困境和出路

下篇:滇南“一颗印”民居营造研究第8章结语

滇南“一颗印”民居前期调查研究报告第一部分案头调查

案头调查一:滇南及“一颗印”民居

(一)滇南范围与“一颗印”民居研究

(二)“一颗印”民居生成与滇南“匠乡”通海

(三)滇南环境对“一颗印”民居研究的意义

案头调查二:滇南地理特性与“一颗印”民居

案头调查三:滇南气候特性与“一颗印”民居

案头调查四:民族迁徙与滇南“一颗印”民居

滇南“一颗印”民居前期调查研究报告第二部分田野调查计划

滇南“一颗印”民居前期调查研究报告第三部分田野调查补充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部分受访匠师匠作场景

附录B笔者与部分受访匠师的合影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和匠师访谈的基础上,主要对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纪录,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研究。另外,对滇南“一颗印”民居的墙体、地面和油漆彩画等做法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 全文主要分两大部分。上篇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技术,在访问三十余位匠师并跟踪考察多处建筑工地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原汁原味地反映出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的程序、做法、仪式、禁忌以及匠师的匠技、匠意、手风等从匠作实践到营造文化的全面内容。 下篇系基于上篇内容对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的理论研究。这一部分内容的基本出发点是“匠场”概念的建构,这是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力图从群体与个体相互关系的作用机制角度来解析传统民居营造的社会基础并揭示工匠技艺——手风的传承与磨砺机制。更进一步,通过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民居营造匠场的社会基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由此引发的建筑形式、技术、材料、观念等的转型,揭示了传统民居营造匠场从兴盛到衰落直至解体的必然趋势。 本文最后提出了传统民居研究对现代建筑理论、教学和设计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和诸多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