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市老年公建及环境设施研究
【6h】

中国城市老年公建及环境设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意义

1.4相关概念

1.5研究方法

1.6论文框架

第2章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2.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2.3.1老化速度快、数量大

2.3.2老龄结构中,高龄比重小

2.3.3出现在物质基础尚属薄弱的小康水平

2.3.4各地区发展甚不平衡

2.3.5两代以上同居现象普遍

第3章老龄化社会中主体特征分析

3.1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3.1.1感知能力

3.1.2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3.1.3肌肉和骨骼系统特征

3.1.4精神情感的变化

3.1.5老年人的多发病与常见病

3.2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3.2.1空间行为特征:

3.2.2时间行为特征

3.3社区室外环境及设施相应特征

3.3.1弥补性环境:

3.3.2刺激性

3.3.3可移动性

3.3.4社交性

3.3.5舒适性

3.3.6社区设施

第4章国外及香港特区社区中对发展老年公建与设施的对策

4.1欧洲国家社区发展老年公建与设施的状况

4.1.1法国

4.1.2瑞典

4.1.3英国

4.2美国老龄化社会中的公建与环境设施

4.2.1美国老龄化社会中相关设施的发展状况

4.2.2普通社区中对老龄问题的关注

4.2.3老龄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4.3日本与香港特区社区中发展老年公建与设施的对策

4.3.1日本社区老龄设施发展的对策

4.3.2香港特区社区老龄设施发展的对策

4.4小结

第5章迈入老龄化社会初期(2000-2030年)我国社区老年公建与环境设施现状及面临的任务目标

5.1新世纪社区发展的新特点及任务目标

5.1.1住房改革与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

5.1.2小康水平与社区环境质量的要求

5.1.3汽车入家与相应的环境建构

5.1.4家庭变构与养老方式的转化

5.2社区相关老年公建设施的建设现状

5.2.1老年公建的产生

5.2.2公建类型:

5.2.3公建现状

5.3室外环境的改善

5.3.1环境对人类的意义

5.3.2环境建设现状

第6章我国老龄化趋势下老年公建设计导论及典型案例分析

6.1老年公建设计导论

6.1.1规划布局

6.1.2建筑设计导则

6.2典型案例分析

6.2.1浙江老年大学

6.2.2清华大学老年中心

6.2.3高见医院(日本东京)

6.2.4南安市老年人活动中心

第7章我国老龄化趋势下老年环境设施设计导论及典型案例分析

7.1生活性环境

7.2社交性环境

7.3休憩性环境

7.4康乐性环境

7.5相关性环境

7.6机能性环境

7.7生态性环境

7.8环境设施典型案例分析:连接各个公共设施的装有电梯的过街天桥(日本东松山市)

第8章对我国老年公建及环境设施建设发展的建议

8.1借鉴日本“福利城镇”理念,建设“人人共享”的标准化的建筑及外部环境——关注层面:全社会

8.1.1日本的“福利城镇”

8.1.2我们的对策

8.2建立通用的配备标准,分别对新建及原有建筑具有适用性——关注层面:城市规划及建管部门

8.2.1建立通用且具体的配备标准

8.2.2原有建筑按配备标准进行改建

8.2.3新建建筑按配备标准进行设计管理

8.3形成有效的针对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的设计流程——关注层面:建筑师

8.3.1新建计划流程

8.3.2改造计划流程

8.4对“建立‘人人共享’的建筑及外部环境”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建议

8.5成果示例:六行会综合大楼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同时,中国社会将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本论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人本观,通过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趋势、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的社会发展特征、老年生理、心理、行为等的分析,参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对我国老龄公建及环境设施的现状调研与分析,探讨了中国在迈入高速老龄化阶段(2000-2030年)社区中的老龄公建及环境设施的建设问题,并力求提出一些现实、可操作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