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著作之比较研究——以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与杨天锡《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四部和声》为例
【6h】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著作之比较研究——以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与杨天锡《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四部和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两本著作的概述

第一节 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

第二节 杨天锡《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四部和声》

第三节 五声性调式

第四节 民歌与曲调

一、宫调式曲调的特征

二、商调式曲调的特征

三、角调式曲调的特征

四、徴调式曲调的特征

五、羽调式曲调的特征

第二章 两本著作的比较——音高材料的组织原则和方式

第一节 和弦标记

一、《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和弦标记

二、《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四部和声》和弦标记

第二节 和弦材料的比较

一、三度结构

二、四五度结构

三、二度结构

四、纵合性结构

五、复合和弦

第三章 两本著作的比较——和弦配置

第一节 和弦选择的基本运用

一、为曲调而做的和弦基本配置

二、偏音和弦的基本运用

三、变音和弦的基本运用

第二节 相对功能性和声进行

一、相对功能性

二、相对功能性和弦根音的确立

三、各调式中相对功能性的和声基本序进

四、五声纵合性结构的和声进行

五、平行进行

六、终止式

第三节 五声性调式中的半音体系

一、半音化和声进行

二、转调

三、调性扩张

第四章 先“建立”后“突破”——两本著作的互补性

第一节 两本著作的亮点

一、《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四部和声》的亮点

二、《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的亮点

第二节 两本著作的互补性

一、知识性与技能型的互补

二、和声配置与实际创作的互补

第三节 展望与实践

一、展望中国和声民族化发展

二、实践

结语

参 考 文 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和声民族化进程中的两本五声性和声理论著作:樊祖荫著《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与杨天锡著《为汉族民歌曲调配置四部和声》的比较研究,总结他人的理论成果,窥探出五声性调式与传统和声技法的规律以及对五声性调式扩展和声技法的手段。从而看出近一百年以来,民族和声技法中实现风格化的途径和五声性调式和声系统化规范化的进程。 笔者将结合两本书的特点,即“配置和声”与“写作教程”两者结合,回归到五声性调式民歌曲调本身,对基础性的和声理论知识和拓展性的和声技法运用结合分析。本文首先对两本书进行简要概述,总结出各个五声调式的特征并与中国音乐体系中的各民族音乐结合起来进行阐述;再从五声调式和弦标记、和弦材料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五声性调式和弦配置的规则和调性扩张的思维,从为曲调而做的和弦配置、相对功能性的和声进行、五声性调式中的半音体系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两本著作的互补性证实了先“建立”后“突破”的民族和声发展进程;并笔者将所总结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一是对五声性作品进行分析;二是对民歌曲调做和弦配置和改编创作。对从事音乐创作、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以及正在学习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和中国音乐风格作曲的学生起到参考作用,充分发挥两本著作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