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增加屈曲间隙的临床疗效研究
【6h】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增加屈曲间隙的临床疗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符号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1.2 一般资料

2.2 手术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手术麻醉方式

2.2.3 手术方式

2.2.4 术后处理

2.3 康复训练

2.4 随访及评价指标

2.5 统计学分析

2.5.1 偏倚的控制

2.5.2 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关节活动度

3.2 稳定性

3.3 KSS膝关节评分及WOMAC评分

3.4 X线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屈曲间隙大于伸直间隙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重建相等的屈伸间隙一直被认为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减少术后膝关节强直及不稳定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有研究表明适当的改变屈伸间隙可以降低关节内胫骨平台压力而且对内外侧副韧带张力无影响,从而获得更大的膝关节活动度,而且改变屈伸间隙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仍然存在争议。进一步研究TKA术中增加屈曲间隙对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及患者满意度反馈结果的临床疗效是需要的。
  方法:
  前瞻性考虑纳入2015年至2016年初次行TKA患者到这项研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52例膝关节(45位患者,其中7位患者行双膝关节置换)纳入观察,这些膝关节根据术中屈曲间隙增加与不增加的差别被分为2组:有16例膝关节(13位患者)术中屈曲间隙增加平均约2mm(A组),男5例(6膝),女8例(10膝),平均年龄65.9±6.2岁,平均体重指数(BMI)27.4±2.5kg/m2,除3例为双侧一期 TKA外,其余患者均为单侧TKA。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75.9°±9.8°,术前膝关节KSS临床评分为37.3±7.5分,术前膝关节KSS功能评分为36.9±8.2分,术前膝关节WOMAC评分为51.0±8.2分。36例膝关节(32位患者)术中屈曲间隙不增加(B组),男10例(12膝),女22例(24膝),平均年龄63.8±6.1岁,平均体重指数(BMI)26.3±2.9kg/㎡,除4例为双侧一期TKA外,其余均为单侧 TKA。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73.6°±12.6°,术前膝关节 KSS临床评分为36.1±5.6分,术前膝关节 KSS功能评分为38.9±5.7分,术前膝关节 WOMAC评分为48.5±7.9分。两组手术膝关节在术前一般资料:年龄、体重指数;观测指标: 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WOMAC评分、ROM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结果:
  在A组术后平均ROM为113.8°±3.9°;在B组:110.3°±4.6°。A组与B组比较取得了显著(p=0.012)的令人满意的术后膝关节 ROM。在膝关节稳定性评价上我们应用了 KSS临床评分中的稳定性评价指标及分数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组KSS临床评分为89.6±2.8分,KSS功能评分为87.9±2.9分,在B组KSS临床评分为88.4±2.7分,KSS功能评分为86.6±3.0分,两项评分 p值均大于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OMAC评分为患者对TKA术后膝关节的主观感受,这项评分可以反映患者对术后的满意程度,A组WOMAC评分为15.7±1.9分,B组WOMAC评分为14.9±2.8分,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3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显示,采用增加屈曲间隙与屈曲间隙不增加行TKA的病例,其术后膝关节KSS临床评分、膝关节KSS功能评分、WOMAC调查患者满意度评分、膝关节稳定性评分,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然而这项研究中的意义是,在临床工作观察中发现在不保留PCL的TKA,增加屈曲间隙(约2mm)是提高术后膝关节ROM的重要因素,但需要更细致的研究方法,更准确的测量标准,更完善的评估体系及术后终末期随访结果来完善本研究,补充研究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