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州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剖析
【6h】

温州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剖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和目的

1.2国内研究动态

1.3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思路

第2章理论基础概述

2.1人地关系基本理论

2.1.1土地的概念

2.1.2耕地的概念

2.2耕地保护的理论基础

2.2.1耕地的作用

2.2.2粮食的供求平衡理论

2.2.3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2.3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

2.3.1公共政策分析的定义

2.3.2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2.4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与政策体系

2.4.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

2.4.1我国维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政策体系

第3章温州市耕地总量变化情况分析

3.1温州市土地资源和环境概况

3.2温州市耕地总量变化情况分析

3.2.1分析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3.2.2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分析

3.2.3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分析

3.3温州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效果评价

3.4.1耕地数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3.4.2离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仍有差距

第4章影响温州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因素分析

4.1影响耕地总量变化的表象因素分析

4.1.1影响耕地总量变化的表象因素

4.1.2耕地总量减少表象因素分析

4.1.3耕地总量增加表象因素分析

4.2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在驱动因素分析

4.2.1影响耕地总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2.2耕地保护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5章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和建议

5.1温州市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5.2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和建议

5.2.1平衡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间关系的对策

5.2.2实现温州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具体措施建议

第6章总结和展望

6.1总结

6.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90年代我国耕地保有量急剧下降,在此背景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出台,并确立为我国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效果一直受到各界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温州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执行状况的实证分析,论证这项制度在温州市执行的实际效果及所遇到的问题,并在对各种问题产生的外在和内在因素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解决问题和改善工作的思路。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温州市政府改善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建议参考,同时也为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提供实证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数据分析、现象描述等手段对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在论述中主要采取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论证观点。论文通过对1994-2006年期间温州市耕地总量变化情况,以及影响温州市耕地总量变化的表象因素和内在驱动因素的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结论一,温州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实施状况不如国土部门统计数据反应的乐观,存在期间耕地实际保有量较大幅度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速度不降反升、耕地占补平衡导致耕地总体质量严重下降、今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大等情况;结论二,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弃耕严重、过度依靠新增建设用地来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制止违法占用耕地的工作成效不佳、耕地占补不能弥补耕地总体质量下降、补充耕地后备资源紧缺、耕地保护资金使用效率低、耕地总量变化监测体系落后等问题。建议在充分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政策干预来改善工作,提出鼓励坡耕地土地整理、取消征地留地安置制度、建设主要用于租赁的标准厂房、建立利用被占耕地耕作层土壤的机制、鼓励低效粮地结构调整等具体措施,来改善温州市耕地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的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第二章主要就所用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做铺垫交代;第三章是对温州市耕地总量变化情况的分析,并就温州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效果作简要评价;第四章是对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因素分析,导致温州市耕地减少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弃耕、建设占用和生态退耕;第五章在总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对策建议;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