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场所构建研究
【6h】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场所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索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动态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2 我国相关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理论视觉和分析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2章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1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概念

2.1.1 相关概念辨析

2.1.2定义及范围

2.2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发展概况

2.2.1 国外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发展概况

2.2.2 我国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实践与现实问题

2.3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价值再认识

2.3.1 缓解三种危机

2.3.2 解决三种矛盾

第3章 场所理论在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内涵与作用

3.1 场所理论的来源与研究内容

3.1.1 场所理论的来源

3.1.2 主要研究内容

3.1.3 场所精神的内涵与作用

3.2 在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运用模式与意义

3.2.1 作为一种评价标尺

3.2.2 作为其他科学方法的一种补充

3.2.3 场所理论的运用模式

第4章 自然环境中历史建筑场所特征的利用与塑造

4.1 对场所自然特征的利用与塑造

4.1.1 与场所自然特征的关系

4.1.2 对自然特征的利用与塑造

4.2 对场所人文特征的分析与利用

4.2.1 与场所人文特征的关系

4.2.2 对人文特征的利用与塑造

4.2.3 感知与认同

4.3 实证研究一:丰图义仓的保护性再利用

4.3.1 对自然特征的利用

4.3.2 对人文特征的保护

4.3.3 再利用的潜质分析

4.4 实证研究二:峨眉山白龙洞景区中场所的利用与塑造

4.4.1 对场所特征的利用与塑造

4.4.2 场所精神的感知与认同

4.4.3 白龙洞景区场所的建构

4.4.4 白龙洞景区场所精神的营造

第5章 城市历史建筑再利用中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再生

5.1 对城市场所精神的诠释

5.1.1 城市变迁中的历史建筑再利用

5.1.2 城市中场所精神的体验与感知

5.1.3 对城市认知意向的延续

5.2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场所的塑造方式及手段

5.2.1 历史建筑的修复与复原——场所精神的延续

5.2.2 历史建筑改扩建——场所精神的复兴

5.2.3 历史建筑内外部空间改造——场所精神的再生

5.3 城市历史建筑的利用与塑造

5.3.1 历史建筑再利用带来的场所启示

5.3.2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场所与活动

5.4 实证研究:如皋东大街历史街区市井文化的复兴

5.4.1 场所现状及街区结构分析

5.4.2 历史变迁与市井文化缺失的关系

5.4.3 复兴市井文化的地方潜力与解决策略

第6章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场所构建的策略与原则

6.1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场所构建的策略

6.1.1 场所现状调研

6.1.2 场所精神的发现与创造

6.1.3 场所质量的把握

6.1.4 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

6.1.5 公众参与与技术参与

6.2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场所构建的原则与程序

6.2.1 场所构建的原则

6.2.2 场所构建的程序

6.3 场所理论在普陀山多宝塔复原研究中的运用

6.3.1 历史沿革及现状调研

6.3.2 场所特征的分析

6.3.3 价值冲突的分析

6.3.4 修缮保护的原则与措施

6.3.5 再利用的方式

第7章 我国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完善与发展

7.1 我国历史建筑再利用工作的加强与完善

7.1.1 相关法规制度的加强与完善

7.1.2 资金保障体系的加强与完善

7.1.3 专业学科的加强与完善

7.2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发展趋势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历史建筑作为一种固化的人类文化,它们曾经与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的人们的生活相联系,蕴涵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而随着全球文化产业化速度的加快,历史建筑所蕴涵的丰富资源业已成为各国发展文化产业和民族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也逐渐在世界各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旧城改造规模的扩大,历史环境保护与发展问题日渐凸显出来。
   为了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这种环境危机,本文从场所理论的角度,同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来研究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其基本目标和任务是帮助人们完整理解人与建筑环境问的复杂联系及其意义,认识到历史建筑的功能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保护历史景观、改善生活环境以及延续传统文化的目的。
   本文通过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历史回顾和问题剖析,在研究场所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人在场所中的感知与体验,探讨了自然环境、城市环境以及建筑环境中场所的构建方法和手段。试图建立从场所特征分析、场所精神的确立到场所精神的标尺作用的运用模式,并提出历史建筑再利用中场所及场所精神延续、发展和再生的策略、原则。最后,给出了我国现阶段历史建筑再利用中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的地方。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了国内外历史建筑再利用理论和发展状况,考察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历史建筑再利用的价值与其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场所理论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提出了场所理论在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运用模式及意义。
   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分析自然环境中场所自然特征及人文特征的利用与塑造,以及人的感知与体验,研究了自然环境中历史建筑保护性再利用的塑造方式与手段。并将其应用到峨眉山白龙寺景区保护与更新中,在分析场所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自然环境中场所精神的营造及场所的利用与塑造。其次,分析了城市历史变迁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提出了以场所精神为标尺选择再利用的方法与手段。并将其应用到如皋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中,分析了城市变迁中市井文化缺失的原因,给出了复兴市井文化的地方潜力与解决策略。
   第三部分:提出了历史建筑再利用中场所构建的策略、原则与程序。论述了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场所现状调研、环境质量的把握、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以及公众参与及技术参与等。并将它运用到普陀山多宝塔的修复研究中,确立了延续宗教场所精神的修复目标,解决了修复原则的分歧。
   最后,主要针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三方面问题:相关法规制度;资金保障体系及专业学科建设提出了需要加强与完善的地方,并进一步给出了我国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发展趋势与思考。

著录项

  • 作者

    杨宇峤;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学科 建筑历史与理论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路秉杰;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4;
  •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旧城改造; 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