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研究
【6h】

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经过三十年发展,已达到相当生产规模,积累了一定技术实力。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汇率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全球金融危机蔓延,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和技术升级压力。本论文在回顾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制度变迁基础上,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为中间变量,研究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面临的各种技术创新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首先,通过技术创新的静态博弈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可能陷入“囚徒困境”式无效率状态,技术创新制度调整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吸收的成本收益,能够改变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选择(技术创新行为)和得益(技术创新绩效)。通过技术创新的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技术创新博弈均衡会偏离帕累托效率状态,技术创新制度改进能弱化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改变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绩效。
   其次,长三角地区浙江、江苏和上海三地民营制造企业经历了不同发展路径,耦合于整体制度安排中的技术创新制度变迁分别呈现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特征。江苏和上海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浙江民营制造业面临的技术创新制度与企业集群模式的协同演化则具有典型的诱致性变迁特征。一方面,企业集群模式通过专业性市场和紧密社会联系,强化技术创新融资制度和外部技术交流制度,弱化技术创新保护制度和内部创新协作制度;另一方面,这种制度变迁使企业更愿意选择渐进型创新,集群内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专业化分工和企业集群模式更趋强化。
   最后,基于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调研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表明,技术创新保护制度、外部技术交流制度、内部创新协作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费用投入和人才引入等创新行为影响显著;企业的创新费用投入和人才引入等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显著;而技术创新融资制度对技术创新行为影响不显著,表明仅改变资金约束难以改善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与创新模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倾向于选择渐进型创新,不利的技术创新保护制度和内部创新协作制度是妨碍企业进行突破型创新的主要因素。
   为此,需要完善和贯彻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改善企业的创新成果保护环境;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和高新技术园区等渠道,降低民营制造企业与政府、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外部单位合作的交易成本;改变某些民营制造企业“血汗工厂”式管理传统,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技术协作机制;促使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人才引入,引导企业转向突破型创新,全面提升长三角地区民营制造企业的重大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

著录项

  • 作者

    王晟;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陈松;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79.245;
  • 关键词

    民营制造企业; 技术创新; 博弈模型; 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