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保护性重建的多维度研究
【6h】

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保护性重建的多维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与附录索引

1.引言

1.1 研究缘起与理论构想

1.2 西街历史街区保护性重建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1.2.1 西街保护性重建的特殊性

1.2.2 西街特殊性与历史街区保护趋势的一致

1.3 以西街为对象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2.西街历史街区保护性重建案例

2.1 震后城镇住房重建背景

2.1.1 城镇住房重建政策

2.1.2 都江堰市城镇住房重建

2.2 西街基本情况

2.2.1 物质空间状况

2.2.2 居民基本情况

2.2.3 社会文化特征

2.2.4 社区交往空间特征

2.3 西街价值特征

2.3.1 特殊的历史地位

2.3.2 连续的文化传承

2.3.3 和谐的空间环境

2.4 西街保护规划

2.4.1 保护思路与内容

2.4.2 规划实施思路

2.5 保护性重建过程

2.5.1 置换阶段

2.5.2 自建启动阶段

2.5.3 试点带动阶段

2.5.4 成批自建阶段

3.政策维度

3.1 政策解读

3.1.1 多选择性的重建安居政策

3.1.2 建立居民参与重建的机制

3.1.3 与重建政策比较

3.2 政策实施的效果分析

3.2.1 置换政策实施

3.2.2 自建政策实施

3.2.3 实施中的政策问题

3.3 政策调整

3.3.1 政策目标转变

3.3.2 政策细化与补充方案

3.4 政策维度的反思

3.4.1 政策的平衡

3.4.2 政策变化的社会成本

3.4.3 政策制定的可持续性

4.居民维度

4.1 居民对保护性重建的态度与诉求

4.2 置换阶段居民选择分析

4.2.1 置换结果

4.2.2 选择置换或自建的群体类型及原因

4.2.3 居民选择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4.3 自建阶段居民态度对保护性重建的影响

4.3.1 自建启动停滞的矛盾分析

4.3.2 针对居民态度的规划实施

4.3.3 居民对规划实施调整的反馈

4.4 居民能动性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5.设计维度

5.1 试点建筑设计

5.1.1 项目计划

5.1.2 试点选择与实施

5.1.3 试点项目对规划的反馈

5.2 建筑设计的技术协调作用

5.2.1 对建筑设计标准的争议

5.2.2“西街建筑设计要求”的技术协调

6.组织维度

6.1 组织体系的角色构成与角色关系

6.2 组织环节

6.2.1 建筑保护与整治设计环节

6.2.2 施工环节

6.3 组织效率

结语

规划师的角色与任务

规划实施的长期性与弹性

保护的权责主体一致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5-12地震灾后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的实施意见(116号文)

附录二:都江堰市西街片区住房解困与片区保护性改造实施方案

附录三:居民改造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四:产权置换居民生活居住状况问卷

附录五:西街保护改造试点启动阶段访谈提纲

附录六:自建申请表

附录七:设计信息确认表

后记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历史街区的保护作为维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成为地方文化产业推进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在实际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实施中往往遭遇相当的困境,实施结果也往往与规划制定的目标有很大差异。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都江堰西街5·12大地震后保护性重建的特殊性,及其与历史街区保护趋势的一致性的基础上,以西街保护性重建为案例,观察和记录重建中各种问题和矛盾产生与解决的过程,列举并分析各种因素如何影响重建过程,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其解构为若干不同的维度分而论之。通过对西街保护性重建多维度的描述和分析,全面揭示和认识保护规划实施中的各种相关因素如何起作用而影响规划实施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规划实施过程是“怎么样”发展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发展,并分析规划者在实施中怎样协调和引导各种因素向着规划目标方向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