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法治视野下的人民调解制度
【6h】

现代法治视野下的人民调解制度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人民调解制度的边缘化

一、从萌芽到兴盛过程中的现代人民调解制度

(一)现代人民调解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兴盛(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二)人民调解制度产生并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边缘化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边缘化(90年代初至今)

(二)人民调解制度边缘化的原因

第二章人民调解制度与和谐社会

一、人民调解制度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人民调解制度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价值

一、正义价值

(一)人民调解制度更有利于实现实质正义

(二)人民调解制度更有利于实现平民正义

(三)人民调解制度更有利于实现救济正义

二、效益价值

(一)人民调解制度可以节约诉讼成本

(二)人民调解制度可以提高司法效率

第四章人民调解制度的正确定位

一、人民调解与法院诉讼

(一)法院诉讼与人民调解之间的衔接机制

(二)法院调解与人民调解之间的分工配合

(三)人民调解与法院诉讼关系的立法完善

二、人民调解与其他非诉讼程序

(一)人民调解与仲裁

(二)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

第五章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应确立的基本原则

(一)调解人价值中立原则

(二)当事人充分参与原则

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应健全的主要程序

(一)扩大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

(二)建立统一的人民调解制度

(三)赋予人民调解协议相应的法律效力

三、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应提供的基础保障

(一)严格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条件

(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需要有经费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展开▼

摘要

民间调解制度在中国已存在了几千年之久,我国现在的民间调解主要指的是人民调解制度。所谓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纵观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历程,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纠纷解决上所起的作用曾一度超过司法机关所起的作用,这对法治建设是十分不利的。现如今,由于社会及其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人民调解制度逐渐处于一种非正常的边缘地位。如果任由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将会对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当然也会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人民调解制度,推动其健康发展,使其完善。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论述了人民调解制度的边缘化及其原因、人民调解制度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价值、人民调解制度在众多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正确定位以及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以期为人民调解制度提供一条良好的出路,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法治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