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6h】

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论文思路

二、利益、利益表达与公共产品的理论阐释

(一)利益与利益表达

1.利益范畴的历史发展

2.利益表达的含义

3.利益偏好表达的制度设计

(二)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利益与利益表达

1.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

2.作为利益载体的公共产品

3.公共产品的性质与利益表达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利益需求、利益表达与公共产品三者关系

三、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的现状分析

(一)行政主导体制下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

1.改革开放前国家政权对农民利益表达的排斥

2.压力型行政体制下村委会利益表达职能缺失

(二)社会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问题的凸现

1.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民的利益分化与整合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利益问题

3.重视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的利益表达问题

(三)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的结构性冲突

1.农民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的代表性不足

2.现有渠道不能发挥表达农民利益的作用

3.农民缺少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

4.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

四、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及其作用

1.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作用有限

2.制度外利益表达渠道不具有合法性

(二)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1.公共产品供给中村委会农民利益代表职能缺失

2.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导向的政绩观尚未确立

3.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有效利益表达的政治技能缺失

4.公共产品供给中保障农民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5.大众媒体为农民利益代言的社会责任有待提高

五、构建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初步构想

(一)健全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建设

1.加快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的立法进程

2.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中基层人大代表的农民利益代言制度

3.建立媒体、学者关注农民利益表达的激励、监督机制

(二)健全政府吸纳农民利益表达的传导体系

1.建立农民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听证程序

2.把信访部门作为接收农民利益表达的端口

3.完善政府对农民利益需求的回应机制

(三)提高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的理性与力度

1.建立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利益表达的社团组织

2.科学整合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的利益需求

3.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

六、结语

(一)论文思路再梳理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农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三农”问题目益凸现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调整的“瓶颈”,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实现。“三农”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缺乏有效吸纳、整合农民利益的机制,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与农民的利益需求相契合。本文关注于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的利益表达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力求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利益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利益范畴的发展也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利益表达是利益主体向社会或国家有关部门所进行的、关于自身利益要求与主张的意思表示。作为利益载体的公共产品承载了公民、政府等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利益需要。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契合农民的利益需求,就是因为政府不能对不同性质的公共产品采取相应的需求偏好收集机制和供给渠道。这就要求国家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中,积极吸纳农民的利益要求,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仅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民内部也开始分化。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农民利益表达问题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主要存在农民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代表性不足、现有渠道不能发挥表达农民利益的作用、农民缺少自己的利益组织和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农民话语权缺失等问题。 虽然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村民民主自治、信访等多样化的利益表达渠道,但是这些渠道所发挥的表达农民利益的作用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村委会农民利益代表职能缺失、农民利益导向的政绩观尚未确立、农民有效利益表达的政治技能缺失、保障农民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大众媒体为农民利益代言的社会责任有待提高。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大体均衡、利益表达规范有序。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尤其注重为弱势群体提供反应灵敏、沟通快捷、运转高效的利益表达渠道。构建科学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需要加快农民利益表达的立法进程,完善基层人大代表的农民利益代言制度,建立媒体、学者关注农民利益表达的激励、监督机制。政府应当积极建立农民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听证程序、把信访部门作为接收农民利益表达的端口、完善政府对农民利益需求的回应机制。还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政治、文化素质,科学整合农民利益,以增强其利益表达的理性和力度,提高利益表达的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