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包天笑的都市生活与都市写作
【6h】

包天笑的都市生活与都市写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及其研究概况

第一章媒体生涯:包天笑与近代报刊

第一节包天笑的报人生涯

第二节包天笑的报刊文学创作

第三节作为近代职业作家的包天笑

第二章摩登生活:包天笑与早期电影

第一节早期上海电影概述

第二节天笑与电影的结缘

第三节天笑的电影剧本编创

第四节天笑所编电影的艺术风格与历史价值

第三章海上春秋:包天笑与都市小说

第一节包天笑的都市生活

第二节包天笑小说中的都市”情状”

第三节包天笑小说的都市文化特征

结语:中国文人的近代化转型——以包天笑为例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包天笑著述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包天笑(1876年2月-1973年11月),原名清柱,后改名公毅,字朗孙,别署钏影、拈花等,江苏吴县人。乃我国新闻界之耆宿,文学翻译界之前驱,小说界之先进,历经百年历史沧桑的跨代作家,曾被誉为近代“通俗文学之王”。 本文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的《钏影楼日记》等文献史料,从都市生活与都市写作的新角度,探讨包天笑在报刊、电影、小说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论文包括三章,第一章《媒体生涯:包天笑与近代报刊》,梳理包天笑在沪编办报刊杂志的活动,论述其报刊文学的创作特色,并从经济层面,展现其作为近代专职作家的生活状态。第二章《摩登生活:包天笑与早期电影》,考察包天笑与早期上海电影结缘的过程,分析《空谷兰》、《苦儿流浪记》等包氏电影剧本的文本体制与艺术风格,评述包天笑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第三章《海上春秋:包天笑与都市小说》,结合包天笑的寓沪日常生活,细致描述其小说代表作《上海春秋》、《人间地狱》中的都市生活情状,剖析其都市文化特征。论文“结语”,则以包天笑为中心,探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文人的近代转型问题。论文另附录《包天笑著述年表》,搜录笔者所见包氏全部著述,为包天笑研究提供了一份较为详尽的资料目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