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管理视野中长三角城市化与城市形态研究——以无锡惠山区为个案
【6h】

公共管理视野中长三角城市化与城市形态研究——以无锡惠山区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的背景与目的

1.2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其分析

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2.1.1城市的内涵

2.1.2城市化的内涵

2.1.3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2城市形态理论分析

2.2.1城市形态的含义

2.2.2公共管理视角下城市形态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

2.2.3城市形态理论的研究成果

2.2.4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形态变迁的内在联系

2.2.5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形态架构的经典范例研究

第三章长三角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形态现状研究

3.1长三角城市化的模式研究

3.1.1中国城市化的政府主导特征及其发展脉络

3.1.2长三角城市化的模式与动力机制

3.2现阶段由该城市化模式所引发的长三角城市形态变迁——以惠山区为个案研究

3.2.1城市中心区、城乡交织带、乡村腹地概念的界定与个体城市的地域结构模式

3.2.2无锡惠山区——切割拼贴型城乡交织带

3.2.3突进式市郊新城建设与城市形态的转变

3.2.4由混沌的“城市状态”导致的城市化进程中长三角城市发展的困境

第四章城市形态的合理化——城市政府公共管理的新视角

4.1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形态合理化建构的政府作用探讨

4.1.1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转变中的政府角色——以惠山区为个案研究

4.1.2城市化与城市形态的合理化转变

4.1.3城市形态合理化的途径在于政府角色与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

4.2建构长三角合理城市形态的设想

4.2.1建构城市合理的物质形态

4.2.2建构城市合理的精神形态

4.2.3建构城市合理的制度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公共管理视野中长三角城市化与城市形态研究无锡惠山新区调研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城市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迎接社会转型及城市形态转变的挑战,预示着中国城市政府公共管理将面临重大课题。本文以城市形态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的城市化浪潮为历史背景,将研究区域划定为处于郊区(农村)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并进过程中的长三角地区。 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一般规律之间的异同,把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归纳为“政府主导因素远大于市场自然演变因素”,以此论证从公共管理学角度研究城市化与城市形态问题的必要性。文章界定了城乡交织带、乡村腹地等概念以及市郊/农村城市化内涵,揭示了长三角地区处于农村城市化(集中)与城市郊区化(分散)并进这一独特的城市化历史进程中。通过对中国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着重探讨政府在已有的城市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根据政治社会学从现象(结果)追问根源的研究思路,沿用康泽恩学派过程演变的方法,选择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作为个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抽样问卷及面谈等具体社会调研的手段,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建构性地描绘出长三角典型的城镇在某一城市化时空点位的动态画卷与政治实态。同时,通过描述在政府主导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惠山新城的城市场景以及社会大众的生活、情绪、心态等,力图真实呈现其物质、制度、精神各个层面的混沌状态,以反映其背后的历史大逻辑。文章通过进一步剖析城市混沌状态背后所埋藏的巨大社会隐忧,揭示了导致混沌状态产生以及城市规划理念偏颇与执行低效的根本原由,即政府主导的单向度决策以及对于城市化物质层面硬性指标的过分关注。提出政府转变角色与职能、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民间互动、聆听利益相关者的呼声、及时纠错等等的必要性。 3.基于芒福德城市既是“磁体”又是“容器”的隐喻,从建构合理的城市物质形态、建构合理的城市精神形态、建构合理的城市制度形态等三个维度;对“以城市化结果的城市形态何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这一问题作出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