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6h】

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1.2论文研究的范围

1.3论文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1.4论文的研究方法

1.5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自由贸易区及其相关的贸易理论

2.1.1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概念

2.1.2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

2.1.3相关的贸易测量指数

2.1.4 WTO协议对自由贸易区的规范

2.2相关的贸易政策与措施

2.2.1国际贸易的关税壁垒

2.2.2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

2.3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

2.3.1 GTAP模型及其理论依据

2.3.2 GTAP模型的技术路线

2.4相关文献综述

2.4.1国外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

2.4.2国内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

第三章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比较分析

3.1中澳双边经贸关系的概况

3.1.1贸易总额快速增长

3.1.2进出口结构互补性明显

3.1.3贸易结构的非均衡性

3.2中澳农产品贸易概况与特征

3.2.1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业概况

3.2.2中澳农产品贸易概况与特征

3.3中澳农产品贸易政策概况

3.3.1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概况

3.3.2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概况

3.4中国在中澳农产品贸易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3.4.1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不利因素

3.4.2农产品贸易政策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定量模拟

4.1中澳自由贸易区的模拟方案设计

4.1.1国别与产品分组

4.1.2基准方案

4.1.3敏感产品的确定

4.1.4降税冲击方案

4.1.5模拟方法的选择

4.2中澳自由贸易区的模拟结果

4.2.1完全自由化贸易方案下的模拟结果

4.2.2部分自由化贸易方案下的模拟结果

第五章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5.1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5.1.1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5.1.2羊毛、乳制品与牛羊肉

5.1.3糖类产品

5.1.4棉花

5.2相关的政策建议

5.2.1设置敏感产品降税方案

5.2.2完善动植物卫生检疫和食品安全体系

5.2.3加大对国内农业的支持力度

5.2.4完善"绿箱"等农业保护制度环境

5.2.5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

5.2.5完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逐渐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积极作用,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正在协商之中。近年来,中澳双边贸易发展迅猛,呈现明显的经济互补性,构建中澳自由贸易区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目前中澳自贸区的建立情况复杂,谈判进展缓慢。其中,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是否会对中国农产品产生巨大的冲击,是中澳双方谈判过程中最主要的争议。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妥善处理“三农”问题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任务。相比澳大利亚,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明显处于劣势,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中澳贸易自由化后必然会对中国农产品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具体会对哪些农产品产生冲击,影响程度又如何,在宏观描述和定性分析基础上,应该进行更为系统和科学的定量分析与模拟预测。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比较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和相关政策进行基础上,讨论中国在中澳农产品贸易中所存在的不足;同时引入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对中澳自由贸易区的构建进行了动态模拟,设定了全部产品零关税与部分产品保留一定关税的两种降税模式,分别得出了完全自由化贸易和部分自由化贸易条件下的短期和长期模拟结果。通过与基准方案的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自由贸易区构建后中国各类农产品产出的影响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羊毛、糖类、乳制品与牛羊肉等产品,对贸易自由化具有很强敏感性,将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中国的农产品整体缺乏国际竞争力,国内相应的政策支持还很单薄。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中国在自贸区谈判中应当设定出本国的敏感产品,保留一定的关税水平,安排过渡期;中国应当努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冲击产业的扶持和补贴,更好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研究和制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完善自贸区贸易争端机制,以减少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学术界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大多零散的分布在对中澳自贸区建设各种整体分析和宏观描述的研究中,很少有学者专门针对中国农产品展开讨论。本文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2)在引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时,大多数学者使用比较静态模式,仅对短期内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将资本因素内生化,通过动态化模型,得出短期和长期的模拟结果。3)在对自由贸易区进行分析时,大多数学者仅对完全自由化贸易的理想情况进行模拟。本文在对完全自由化贸易进行模拟的同时,还设计了部分自由化贸易的方案,进行模拟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