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研究
【6h】

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选题依据

1.1.2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关于信息管理研究文献的综述

1.2.2关于农村信息服务研究文献的综述

1.2.3研究述评及本文观点

1.3相关概念界定

1.3.1信息管理

1.3.2农村信息服务

1.3.3组织建构

1.4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5研究方法

1.6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的若干理论分析

2.1完善信息管理: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的目标

2.1.1以信息管理为内核的信息服务理论

2.1.2从信息传输到信息管理: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目标

2.2信息服务集成: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的核心

2.2.1逻辑资源中心:基于信息流调整的信息服务集成

2.2.2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核心

2.3“信息型组织”: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结构的选择

2.3.1“信息型组织”的结构特征

2.3.2从“层级”到“星型”: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结构选择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现状及问题

3.1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现状

3.1.1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主体

3.1.2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形式

3.1.3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主要内容

3.2我国农村信息服务效果的数据描述

3.2.1数量多、投入大:信息服务供给的状况

3.2.2覆盖少、受益小:信息服务接收的状况

3.2.3资源浪费与有效信息稀缺共存:对数据的初步观察

3.3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问题的再归结

3.3.1信息源组织的无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3.3.2信息输出的无效——分部门主管的信息化设施不能统筹利用

3.3.3信息接收的无效——农民的组织状况造成信息接收反馈困难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印度乡村“电子会所”: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的经验借鉴

4.1“电子会所”:信息化环境中的新型农村信息服务组织

4.1.1“电子会所”的运作方式

4.1.2国外学者对“电子会所”的研究

4.2“电子会所”的组织建构特征

4.2.1组织结构:以信息流为基础的开放模式

4.2.2组织核心:“协调人+电脑”构成的信息管理平台

4.2.3组织功能:基于信息管理的高效服务

4.3“电子会所”信息服务扩展的社会效益

4.3.1对印度农业的改善

4.3.2带动农村信息化进程

4.3.3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4.4信息管理视角下“电子会所”的经验总结

4.4.1信息服务的内核:信息管理功能在组织建构中的体现

4.4.2信息服务的提供:信息源与信息渠道的有效整合

4.4.3信息服务的接收:“星型”结构解决了人口多资源少的矛盾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思路与对策

5.1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的思路

5.1.1突出信息管理内核

5.1.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1.3结合农村特点、体现公益性质

5.2组织建构的核心:公共信息管理平台与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5.2.1公共信息管理平台与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5.2.2以当前“服务站”模式为参照的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建构对策

5.3信息服务供给的组织建构:信息有效输出的保障

5.3.1信息渠道建设:信息化设施的统筹管理

5.3.2组织资源分布:与职能相匹配的纵向调整

5.3.3信息技术运用:技术优势与农村特点的结合

5.4信息服务接收的组织建构:发挥信息服务辐射作用的基础

5.4.1对信息服务接收方的农民进行组织的必要性

5.4.2组织基础的创新:从经济约束到信息流的融合

5.4.3组织结构的创新:从“层级”到“星型”

5.4.4组织核心的创新:从“专家”到“村级信息服务站”

5.5新型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模型

5.6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语

6.1论文思路的再梳理

6.2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6.3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国的农村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人口众多;二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这两个特点使得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不言而喻,也是所有“三农”对策的立论之基。以此为出发点,学者们进行了多方探索。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以政府为主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成为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的研究焦点。然而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中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耗费巨资兴建的大量农村信息化工程,并没有对农村发展起到预期的作用。农村信息服务面临着信息服务资源闲置与农民信息需求无法满足的矛盾。 立足于我国农村的两大特点,解决农村信息服务中资源利用的无效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首先选择了农村信息服务的“组织构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管理的基本要义,而组织建构则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基础。其次,本文选择了“信息管理理论”作为研究视角。信息管理理论是探索信息化环境中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和开发的重要工具,伴随着信息技术向社会诸领域的渗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当前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村信息服务组织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依托于政府部门架构的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已不能与此相适应,导致了农村信息服务的诸多问题。这种变与不变之间的张力,促使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在目标、基础、结构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出调整。因此,从信息管理理论视角研究信息化环境中的组织规律,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的科学建构解决农村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 具体地,第一部分在对信息管理理论及农村信息服务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研究主题;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通过对“信息服务的内核”、“信息服务的集成”、“信息型组织”等三个理论的阐述,从组织目标、组织核心、组织结构等维度确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是问题分析。对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现状及服务效果的研究数据进行归纳,从中总结出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在信息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从信息管理的视角分析了印度乡村“电子会所”,一种新型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的建构特征及经验;第五部分是对策研究。在前文理论分析、问题分析、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的整体思路,并针对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问题总结,从三个方面提出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对策,得出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组织建构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